前阵子,我手机装了一个健身app,叫keep,他的开屏LOGO是“自律才能自由”。
在那个平台上,有无数多的人在健身,因为科学的健身方法,加上健身社群的建立,我们可以在软件里每天坚持健身打卡签到,可以和共同参与健身的小伙伴分享心得,也可以学习锻炼后饮食知识,所以有很多人在坚持着。
与此相反逻辑思维罗胖在2016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上说过“办了健身房年卡的人,大多数一年去不超过10次”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与我们现实之间的鸿沟,我们如何能够跨越过去?
我引以为傲的是我高中时期,在学校运动会长跑比赛中,1500m及3000m双双夺冠。但是我在初中的时候从未进入前三,那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制定高目标
记得那时离运动会比赛开始还有半个月时间,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每天跑2次,每次跑15圈。
高中的学习非常的紧张,我能够给自己训练跑步的时间只有早晨大家还是睡梦中和晚上下自习大家都在嬉闹的时候。
我因为是报名3000m长跑,所以我需要让自己的体能能够坚持跑完这3000m,我们跑道每圈长度为400米,我跑15圈全程为6000米,如果我自己能够完成这6000米,我想我在比赛中应该会坚持跑完全程;粗略估计了一下跑完每圈要2分钟,每天早晚各半个小时,晚上也不会超过宿舍锁门时间回来。
·掌握好节奏
在第一次跑的时候,我至今都记得那场景,那是一天晚上,刚下自习,第一圈快要跑完的时候,突然身体一下接受不了这高强度,小腿发软,只想停下来,呼吸也渐渐的急促了起来,感觉脑袋缺氧,如果能喝口水,真的太好了,但是这个时候我硬着头皮告诉自己,这是第一圈,我再坚持200米,然后就坚持着跑完了半圈,但是发现身体竟然没有刚刚那么难受了,好像还可以再坚持一下,于是我又接着跑了一圈,在第二圈半的时候,那种死神般的感受又突然袭来,我闭上眼睛,对自己说,“这次真的只跑最后200米了,跑完了我就停下来“我咬紧牙冠,硬着头皮,又跑了200米,真的很奇怪,当我这半圈快要到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身体已经能够适应这匀速前进的步伐了,当到了第五圈的时候,我又经历了前两次的感受,但是渐渐的,我发现我可以挺过去,就这么跑着跑着,我跑完了全程,15圈,我第一次跑完这6km的跑道。我在这过程中,我学会了去呼吸的节奏,均匀的呼吸,匀速的前进,这是在跑步的过程中感悟出来的。
·坚持的力量
在第一天的时候,晚上经历了那么难受的折磨后,第二天早晨我们早操是6:30,而我需要在早操前完成自己的跑步计划,那我只能5:45前穿好衣服,换好航头,下楼执行计划,凭着前天晚上的经验,我利用均匀呼吸,匀速前进的方法,跑完了全程,但是到了第三天早晨的时候,因为第二天晚上作业一直写到很晚,第三天早晨真的一点都不想起床,我在床上挣扎了很久,最终我战胜了瞌睡,爬了起来,跑道了操场。这种经历和我在跑步的时候完全一样,原来挺一挺就过来了,到后期我跑步时又给自己增加了难度,背着装了很多书的书包,负重跑步,坚持了十几天,直到运动会前2天,我决定休息,调整一下自己。
当三千米比赛开始的发令枪响起,我用着我正常的节奏跑完了全程,取得的成绩也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没想到能为班级取得了金牌,据说还甩了第三名一圈多。
总结下来,自律才能自由,我们很多事情坚持只需要一个理由,而放弃的借口却有无数个。
最近我在钻研写作,缘起我看了一个视频,那位演讲者告诉观众,他坚持每天写博客写了6年,我觉得我写作可以让思想升华,让自己对事事更有洞见,可以让自己的演讲更充实,让自己更有说服力,所以我想坚持做这件事情,亲爱的朋友,你是要选择坚持,还是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