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正义精讲212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12
卷五·癫狂第二十二
6/7


原文:

厥逆为病也,足暴清(“清”同“凊”——译者注),胸若将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暖取足少阴,清(“清”同“凊”——译者注)取足阳明,清(“清”同“凊”——译者注)则补之,温则泻之。

厥逆腹胀满,肠鸣,胸满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腧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

内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阳,与骶上以长针。

气逆则取其太阴、阳明、厥阴,甚取少阴、阳明动者之经也。


原文译文对照:

~~~~~~~~~~

厥逆为病也,足暴清(“清”同“凊”——译者注),胸若将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

厥逆病,若症见足部突感寒冷;胸痛若欲开裂;肠痛如有刀切;因气逆于中而心烦不能进食;脉来或大或小,皆因邪逆于经而多血少气,故俱带涩滞,

暖取足少阴,清(“清”同“凊”——译者注)取足阳明,

则应根据身体感觉是温暖还是寒冷,来分两种情况来对治:身体感到温暖的,当泄刺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然谷穴;身体感到寒冷的,当补刺足阳明胃经之厉兑穴、内庭穴、解溪穴、丰隆穴。

(“清”同“凊”——译者注)则补之,温则泻之。

身体感到寒冷就当用补法,感到温暖就当用泻法。

厥逆腹胀满,肠鸣,胸满不得息,

厥逆病,若症见腹胀、肠鸣、胸中满闷呼吸不利,

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腧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

则当取刺下入胸中的手太阴肺经之中府穴,以及两胁之处的足厥阴肝经之章门穴、期门穴,这几处都是患者咳嗽则脉动应医者之手的点位;还要取刺于患者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之肺腧穴、膈腧穴之间,也就是医者以手按压在患者背部、则患者能当即感觉疾病减轻的点位。

内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阳,与骶上以长针。

若是小便不通,此为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当以长针取刺足少阴肾经之涌泉穴、筑宾穴;足太阳膀胱经之委阳穴、飞扬穴、仆参穴、金门穴;督脉尾骶骨上长强穴。

气逆则取其太阴、阳明、厥阴,甚取少阴、阳明动者之经也。

若有气机上逆证候,则取刺手足太阴经、手足阳明经、手足厥阴经中有病变现象之处,如果气机上逆较严重,还要取刺手足少阴经、手足阳明经上有病变现象之处。

~~~~~~~~~~

老黄历择吉,2024.7.19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11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13


推荐:猴子森林1~121(灵枢经正义精讲1~52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31 卷五·杂病第二十六 1/5 原文: 厥,挟脊而痛至项,头沉沉然,目䀮䀮然,腰脊强...
    老黄历择吉阅读 1,621评论 0 2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11 卷五·癫狂第二十二 5/7 原文: 风逆,暴四肢肿,身漯漯,唏然时寒,饥则烦,饱...
    老黄历择吉阅读 1,666评论 0 2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32 卷五·杂病第二十六 2/5 原文: 嗌干,口中热如胶,取足少阴。 膝中痛,取犊鼻...
    老黄历择吉阅读 2,600评论 0 3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41 卷三·经脉第十 20/23 原文: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
    老黄历择吉阅读 1,756评论 0 2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25卷三·经脉第十4/23 原文: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
    老黄历择吉阅读 3,030评论 0 3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