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电影《头号玩家》中,“绿洲”创始人哈利迪弥留之际,宣布将巨额财产和“绿洲”的所有权留给第一个闯过三道谜题,找出他在游戏中藏匿彩蛋的人,自此,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者接踵而至,纷纷涌入“绿洲”开始通关寻宝之路......
第一关是和速度有关的赛车游戏,所有人铆足了劲,奋力向前,明明通关钥匙就在眼前,但是就是过不去。无论做出了多少次的努力尝试,全部参赛者都只能够铩羽而归,包括男女主人公韦德·沃兹/帕西法尔、 萨曼莎·库克/阿尔忒弥斯。直到他们在图书馆看到了哈利迪的这一句话:
“往后退,速度要快,快的不能再快!油门踩到底,全速后退,就像逆转时间。”
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第一关的通关攻略就是“要后退”!!!
九月份“拆书学习实战营·沟通力(内测班)”上,我们组全员民主商量小组团队目标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部份的学员很明确我们的目标是要“赢”---我们要实现团队小组前三的的结果;另一部份学员强调过程,认为我们每天只要做好每天的本份工作,就是实现了我们的目标。最后,根据票数统计,“实现团队前三”成为了我们组共同的目标。
和全员沟通确认目标时,我和小伙伴们说了我的看法,两种声音,看起来不同,实际上有着相同的本质——只有做好每天的本份工作,掌握好RIA拆书法技能;了解训练营游戏规则、进行过程控制,就可能收获好的结果,实现团队好成绩;另一方面,不论结果如何,你都能不受情绪与结果的影响,做到“退一步”的视角,守护住内心的宁静,专注于每天的作业吗?
“以退为进”的哲学,不仅适用于拆书训练营这样的学习情境中,也适有于工作、沟通、甚至是练琴这样的技能提升呢?
不信,你往下看......
以退为进
“做好你的本份,然后后退一步”
——《极简幸福》P179
说到“本份”,各行各业、不同社会角色人的“本份”应该是不同的,举例:拆书训练营的小伙伴们,遵循“RIA®拆书法”与每日作业要求进行作业交付,就是每一天的本份,如果能够根据教练的指导,做到举一反三就算是做到了“优秀”,在这基础上,发挥你的正能量影响力帮助小伙伴一同成长,就能够获得教练竖大拇指,由衷赞美到“惊艳”,所以在拆书营,“做好”意味着有三个级别,每一位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做到哪一个级别的“好”。
那在“后退一步”是指什么?“后退一步”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价值?能否将“后退一步”迁移至生活与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呢?
●“后退一步”指什么?
“后退一步”是指在确定目标后,以过程为导向,专注于当下的练习心态与行为。
“后退一步”不是每天盯着目标,内心焦虑着为什么“目标”还没有来,“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将焦点放在那些令“结果”得以显现的事情上。
●“后退一步”能够带给我们什么价值?
后退一步能够带给我们“全视角”的冷静观察视角,对自己多一份理性的觉察,也对好的结果多一份保证。
举例,比如当你在工作中需要竞争一个岗位,或是与竞争对方拿下一次合作,“后退一步”能够令你对自己与竞争对方全面的分析,不盲目自信,专注于自身优势不断打磨产品。
如何做到“以退为进”?
如何做到以退为进?只需要两把通关钥匙,一个新视角思维,一个专注于过程的练习。
1●“没有什么错误可以犯”的新视角:
在做训练营教练时,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学员每天做作业时内心的独白声音如同八匹马同时从马厩奔腾而出:
•我担心我写的很啰嗦
•我还有点担心能不能通过教练的法眼。
•呀,我要是表现得不够好怎么办?我办砸了怎么办?
当“内心独白”裹挟着你一路狂奔时,就意味着你并没有真正的在做自己。同时,这些恐惧、焦虑的情绪会占据你大部份的时间,让你没有时间去做真正需要解决的事情。
如何破呢?你需要一个新视角。
做任何事情,永远不可能有某个“完美”的程度,达到这样的一个程度之后就会感觉自己终于达到了,进而不需要要再去提高了。人生如河流,一生就是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一个永无止境的不断优化自己各种行为的过程。当你知道了自己永远都不会缺乏成长与进步的空间时,你会知道,在这一过程中,也就并没有什么错误可犯。它只是一个发现什么方法是有效的,什么方法没有效果的过程。
在学习的时候,你没有什么错误可犯,你只需要去探索,去完善,无需焦虑着急,你有一辈子的时间,可以慢慢来。也有时间限制的,类似21天拆书训练营中,也是如此,你无错无犯,当你了解到这一点时,你就收获了一种无所畏惧的视角,这是自由的开始。也是做到能够游戏化地面对各种挑战的前提。
在创业时,也是如此,大胆去假设,小心进行探索验证。
意识到你无错可犯,是成为人生大玩家的第一把通关钥匙。
2●做好眼前的这一件“事”:
九月份“拆书学习实战营·沟通力(内测班)”上,有学员问教练,在自选拆页片段的时候,要不要求这个片断必须是关于“沟通”主题相关的?
当学员问到这个问题时,我脑子里不由得浮出了一个小故事:
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
得道后呢?”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回答说:
“得到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我们每一个人,在一个时间点上,有且只有一件事情,(如果你啥也不做,只是发呆,那“发呆”就是那个时间点的唯一的事情),以专注认真的态度,做好当下的那唯一的一件事情,最后交付出结果就可以了。
在训练营的悖论:你在训练营期间学习“时间管理”、“自律”、“沟通力”这些知识时,你发现要培养,掌握这些能力,写RIA作业时、与教练以及他们沟通时,你会惊讶地发现,下意识的希望自己本来就具备这些能力。也就是说,你在训练营学习通用的某些能力时,要培养掌握他们,首先需要你具备这些能力。
举个例子,拆书营第一天的作业主题是有关“时间管理”的,为了掌握“时间管理”的这个知识技能,本来就要求你具备“时间管理”的能力来完成当天的RIA作业。如果你不具备这个能力,你是无法完成当天的作业交付的。当你遇到类似问题时,你的内心里就会定下很多决心:未来,我一定要学好XX知识,掌握XX技能。
过去不可更改,未来也只是一个概念,未来仅由一种成份构成,那就是当下。把当下对付好,就不用担心未来。这是确保未来你可以华丽上演,做人生赢家所能做的一切。
专注当下的不懈刻意练习,是成为人生大玩家的第二把通关钥匙。
当我们对自己保持足够的耐心的时候,比如,练琴时,我不再关注每天是否有进步,而是专注练好一个音符一段旋律;为掌握沟通技巧而加入拆书营时,我每天花时间保持专注学习拆书技能,对照RIA写作标准完成当天的作业,每天做一组,不多做,也不少做。写作时,你利用每天雷打不动的那一段时间,哪怕只有一个小时,当你坚定不移、专注于当前这一刻时,你将毫不费力气地接近、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当你每天盯着那个目标,要能够演奏出一首曲子、要拿到训练营结业证书/团队前三、要出版一本书,你就反而把目标推开了。
后退一步,完成每天的“本份”,享受过程,你就是自己的人生大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