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该成为一件差事
文 /洪门三少
我喜欢写作吗?以前很肯定,现在却疑惑了。
以前喜欢写点东西,也能够写得出来,虽然不常写,但写得每一篇自己都认真读过,有的甚至还会读几遍。
记得上学那会儿,很多同学不喜欢语文考试,因为试卷的最后总有一篇不得不写的命题作文。很多人讨厌写作文,自己讨厌做的事情肯定做不好,所以他们很难在作文上得高分。至于他们为什么讨厌写作文,我始终没有弄清楚,有同学曾告诉我,就是没话可说写不出来,当时我是不信的,命题作文随便选取一个角度都能扯上800个汉字,怎么会写不出来呢?
想比于他们,我还是很喜欢语文考试的,因为它不像做数学试卷那样还要去计算,还要去思考。写应试作文对我来说是很简单的,往往看了一遍命题要求,就已经在心中打好腹稿了,轻轻松松就能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从学校毕业后,我仍然保留着看书的习惯,偶尔也会写一点东西,权当是自娱自乐,并没有拿出去投过稿。
自己喜欢写文章是一回事,能拿去投稿的文章则是另一回事,投稿的文章必需要符合绝大多数读者的口味,否则报刊杂志怎么能有好的销量呢,而我写的东西都是关于自己的琐事,既不能博得大家一笑,又没有高深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只能是自己写给自己看,但这并不妨碍我写作的心情,因为我并没有指望用笔下的文字来赚钱糊口。
有人肯定会有疑问,能写又有什么用,自己不曾写过文章,不是也过得很好嘛?反倒是觉得那些写文章的人有股子穷酸的意味,不以赚钱为目的,写得再好又有什么用。
其实,我也觉得写文章没多大用处,但人生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须是有用的吗?不见得吧。我倒是很欣赏周作人文章里的那几句话: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正如周先生所说,人们做很多看似无用的事情,但却都是生活上必须的,而且是愈精炼愈好。我虽然在写作上做不到何等精炼,但却能乐此不疲、享受其中,而且我自认为并没有妨碍家庭生活,更没有妨碍到他人。如此,我作文又有甚不对呢?
有些人喜欢品茗、有些人喜欢弄花,有些人喜欢养宠,这些都是个人爱好,聊以打发闲暇时间充实人生之用,而我只不过喜欢写点东西罢了,这也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当然,也有一些人想写点东西,但却迟迟不下笔,每每只是在头脑中空想一遍,而且时不时还认为自己如果写文章,一定能比某某写得更好,只是自己懒得动笔罢了。
这就好比甲拿把菜刀站在乙对面,乙能控告甲谋杀罪吗?当然不能。那么自己都没动笔去写,又怎么能说一定能写得好呢?只不过是一厢情愿地胡思乱想罢了,或许真动起笔来,却是觉得狗咬刺猬无处下牙了。
当然,写作也并没有那些害怕写作的人想象得那么难,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会看到、听到一些事情,也会思考一些事情,这些见闻思想如若落在笔下,便就成了文章,至于遣词造句、行文优劣那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想写得好倒也不难,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可能就是写好文章最便捷的捷径了。除此,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写作锻炼,通过数量的积累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鲁迅先生曾说过“世间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写作也是如此,写得多了自然就能写出好文章了。
只是如果你不想成为专业的作家,或者成为以文字为职业的人,那就不必在作文一道过于苛求,虽说精益求精是做事之道,但即是为了消遣,就不必太过执着,否则就真成了苦差事,反倒不如不写的好。
我在写作上没有多少心得可以分享,唯一值得说的就是多写,多写并不意味着在不想写的时候逼着自己去写,那样是写不出什么来的,甚至可能会对写作生厌。所谓多写,就是在觉得有事可写、有话可说的时候一定要动笔去写,不要拖延,否则灵感一过,想写也写不出来了。
近来,我发现自己没有写作的欲望,不知道该写什么。好像有很多事可写,比如想写一写关于新版苹果手机上市的文章,又想写关于文玩的文章,但真到打开电脑手指搭在键盘上的时候,却发现头脑空空,不知道从何写起。我分析原因得出的结论是心不能静下来,心静不下来也就没办法有效思考,自然也就写不出文章来。索性我就歇了好几天不去思考写作的事情,反正它不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今天下午本来没有写文的打算,只是在抽完一根烟之后,忽然想到自己好几天不曾写文的事情,进而对写作有了一些感想,于是赶紧打开电脑,记录下了自己的这些感想,方才有了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