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人比东方人更喜欢辩论?为什么相对来说西方人更注重物体的本体而东方人比较注重物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为什么西方人容易走向极端而东方人喜欢中庸之道?《思维版图》(尼斯贝特,美国)为你解读东方人与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东方人与西方人思维习惯的主要差异,这种习惯可能要追溯到古代中国与古希腊人们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差异。古代中国主要以农业为主,人们习惯于集体生活,需要相互协助和谐相处,所以比较注重与人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习惯于从整体的环境来思考各类事情。而古希腊的人们以狩猎采集为生,这种情况需要人们关注具体的目标而不需要太多的相互协作,所以相对古代中国的人民来说古希腊的人注重自我,更具有独立性。
其次由于古希腊的政治环境相对自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比较没有限制,每个城邦中都有自由辩论的地方,而辩论更偏向于描述具体的物体本身,也需要更为紧密的逻辑思维,由此西方的文化逻辑更为重要。而在古代中国大多为专制治国,言论相对不自由,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庸之道,那么东方文化更强调事物整体的感知。在环境及传统的共同发展下两种思维习惯各自发展,东方人更强调整体的统一,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矛盾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个人是集体的一部分。在西方人看来事物是静止的,一切事物都有规则和规律,世界上不存在相互矛盾东西,人是独立的个体。
环境和文化会影响人的思考倾向,是偏向西方的逻辑亦或是偏向东方的感知。东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差异很大,但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思考中,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偏向于东方人的思维模式也可以偏向于西方人的思考模式。有人说现在东西方的社会制度、经济模式正在趋于统一并且偏于西化,那么东西方思维模式也将转化为西方人的逻辑思维方式,但作者认为这是自我感觉优异的西方人的一厢情愿,事实上社会或经济行为并没有西化而是相互借鉴选取最优的模式,那么深受文化影响的思维模式也可能是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更好的思维模式,而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