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对茶没有记忆,大概那时是不喝茶的。中学时侯读到一篇文章,文中有对碧螺春的描述。那时只觉碧螺春三字极美,知是产自苏州的一种绿茶。
待后来到杭州读书,学校在玉皇山脚下。一群少男少女每个星期天都结伴去西湖边行走。九溪十八涧、曲院风荷、柳浪闻莺、满陇桂雨……有次与小伙伴逛龙井村,同游中有男生豪气的请我们喝茶。狮峰龙井,一元一杯。浅尝一口,竟有如在云雾中之感。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记住,且至今难忘的一杯茶。
其实家乡也产绿茶。这些年有望海茶、四明龙尖、瀑布仙茗等等名茶出笼。以前的本地茶虽没那么有名,更无品牌,口感却甚好。每每用玻璃杯泡上一杯,看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变色。不过虽喝得顺口,但再无当年在龙井村喝到的那一杯的感觉,那真是如梦如雾,美好得不太真实。女儿上小学时有次回来跟我说,课堂上老师问小朋友喜欢喝什么,小朋友都说喜欢可乐,奶茶,高乐高。只她回答说喜欢绿茶。她说:妈妈,你知道吗,老师夸我有品味呢。
再后来喝普洱。逛天涯论坛,看到有人喝普洱减肥保持身材。恰好有机会去上海。就在普茶客买了4颗生普4颗熟普。包装很大气。回来在办公室,每天泡上一壶,喝一整天。有时候工作累了,就拖开小茶几,与邻座的同事喝上几杯,聊上一阵。后来同事辞职出国,我也换了工作环境。那段日子也成了我们每次重逢都要提及的美好回忆。
同样的回忆,还发生在西湖新天地的茶酒年代。有一年和一帮同事夜游西湖,不经意间走过茶酒年代,觉得名字好美,就进去喝茶吃点心,聊到很晚才走回旅舍。想来,有茶有酒,才是有乐趣的人生。
看汪曾祺谈茶。说“对茶叶不挑剔、但有便喝”。文中也说到在杭州喝过一杯好茶,便是雨前的狮峰龙井新芽,也说到碧螺春。讲得兴兴头头。真正不多一字,却写得趣味无穷。
读《南华录》,有一篇《舌头传奇》,写的是著有《陶庵梦记》的张岱与能分辨出五十种名茶十多种泉水滋味的闵汶水品茶的趣事。两大顶级品茶高手凭借出色的感官能力构建起一个风华的物质世界,让我们对那个逝去的年代感怀不已。写得饶有趣味,非常值得一读。
从绿茶到普洱,从青茶到红茶,茶喝了好多年,反而现在,喝咖啡比喝茶更多。茶不喝没事,早上不喝杯咖啡,似乎一天无从开始。
连当年出国的好友回国探亲,约的也是吃饭喝咖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