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首》

作者:王维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译文:

我现在住在孟津河旁,家门正对着人来人往的渡口。

经常能看见家乡江南过来的船只,也不知道上面有没有家中带来的书信。

遇见一位故乡过来的先生,非常开心。想和他聊聊家乡的一切。

思来想去,也只能问问他离开时家乡那出名的寒梅开花没有了?

看见了开放的寒梅后,也到了鸟儿欢唱的季节了。

我一直看着眼前的春草,它们也无法生长在屋中呢。

赏析:

这是一组以思乡为主题的诗作。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现在居住在孟津河周围,就门口就对着孟津渡口。

平稳的开题,首联交待了自己居住的地点。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寄书”:传递书信。

经常往来江南的船只,也不知道上面有没有家中带来的书信。

第二联呼应了前文。因为自己居住在渡口,会常常看见故乡往来的船只,总是难抑思念之情,忍不住想那些船只中是否有家人的来信,她们是否也同样的思念自己。

第一首诗是因为自己的思乡之情而对周围环境发出的感慨。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你是从我家乡的方向过来的,应该是知道家乡所发生的事情。

在异地遇见了同乡。但很明显不是认识的人,仅仅只是在异地遇见的一个陌生人罢了。可作者依然很激动的去和他讨论故乡的事情。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来日”:将来的日子;未来。

“绮窗”:雕刻或绘饰得很精美的窗户。

也不知道那最大建筑周围的梅花开花没有了?

可二人并不熟悉,能聊天缓解思乡情绪的话题只能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此处的“绮窗”应是两人故乡周围漂亮的建筑周围。就像我们久不归家和家乡朋友会聊起大家都知道的标志性建筑一样。借着这些对话回忆故乡的美好。

第二首诗对故乡的思念是通过人诱发的,这次更加克制,却更为深沉。想聊聊家乡,却知道大家不是那么熟悉,只能浅浅询问一下大家都知道的信息。克制的约束着那对家乡的向往。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看见冬天的梅花开出花朵,又听见春季鸟儿的鸣叫声。

这一句看起来是在说花鸟,实际却是在感叹时间。寒梅是在冬季的植物。而鸟鸣更多出现在春季。结合下联的春草就知道,此处感叹在外的时间已经不短了。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心心”:佛教语。指连绵不断的思想念头。

悲伤的我看着眼前的草地发出嫩芽,可它们也不敢向屋门前生长。

作者想家了,可自己身在外地无法回到家中。视线落回到满山的春草上,感觉自己就是地中杂草一般,无法生长到屋前。古代大家族的正屋前都会有台阶,所以此处的“阶前”就有家中的意思。而此处的“畏”不仅仅是害怕,更多的是一种怯懦,就像小草无法回到可以遮风挡雨的家中。即使看向那个温暖的地方都会感到悲伤。

王维的诗,总能给予我很多新的视角。他一定是个感情特别细腻的人。三首诗,步步深入。因为住在渡口旁,来往人多所以总想得到故乡的信息。来往人多所以遇见了同乡,遇见同乡聊起了故乡的寒梅。而自己孤身在外也看见了异地的寒梅,甚至看见了春草鸟鸣,但却没能回到属于自己的屋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