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实现梦想的华人。父母追求更好生活来到美国,恰巧在一所学校工作,既能生存又能让詹姆斯有个好的学习机会,一切正如预期的一般。詹姆斯也很争气,顺利完成带有偏见和超出同等难度的入学考试。但学校里,碍于种族和担心同学嘲笑,无法很好地融入,造就了詹姆斯压抑而怯懦的性格。遇到相似的妻子,又是白人,一切正如其憧憬的,再美好不过,玛利亚将是最美好的安排,与妻子互为梦想,各取所需。可从开始,玛利亚母亲背后反对,日后孩子们遇到同样的种族问题,遇到助教,一切都在寻求一个放松和发泄的缓冲区,回到家庭,仍需面对,出轨如同玛利亚的出走,逃避眼前的不如意。
玛利亚,为家人失去梦想的母亲,与丈夫互为梦想。玛利亚母亲的话,成为了玛利亚的梦想,考上哈佛,遇到哈佛男人,你的人生将如此美好。单亲家庭让玛利亚缺乏自信,缺乏社交能力,性格一定程度与詹姆斯相似。遇到詹姆斯,美好即将启程。结婚生育,放弃学业和担任医生的梦想都值得,但重复繁杂的生活 让玛利亚无法感觉自身存在的价值。找工作遇到了碰壁,重拾未完成的学业,遇到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一切早已不是最初预想的样子。一段时间的缓冲,大家找到了互相间的释放,无言中再次恢复如前。莉迪亚爱与痛的挣扎正拉开帷幕。
莉迪亚,生活于一个奇怪的家庭,为实现母亲梦想的女儿。从莉迪亚期望母亲问问题开始,取悦母亲的动机成为母亲逼迫莉迪亚的砝码,逐渐疲乏于一味迎合母亲而学习医学,甚至对成绩不佳失宠的恐惧。加之,多方挫折,莉迪亚出现心理上的层层败退,搭上杰克也是一种释放,但最终杰克表露了真实想法,莉迪亚的内心到达绝望的低谷。这时,哥哥内斯,温暖和依靠的港湾将离开家去哈佛读书,精神上的离开让莉迪亚非常不适。那晚,不会游泳的莉迪亚,划船驶入湖中,试图游回码头。这个导致莉迪亚自杀式行为,是莉迪亚想回到家庭,回到曾经优秀的自己,得到母亲的宠爱,水中对内斯的依赖,忘却讨厌的杰克,这一切随着死亡而消失,全家人都无法理解莉迪亚为何要自杀,对女儿的关心太片面。而内斯一直都认为莉迪亚的死必然与杰克有关。
内斯,家里唯一实现梦想的人。家人最不在乎的内斯,从想离开这个家到实现自己的哈佛梦,得到父母的支持,兄妹俩是父母教育的正反案例。
汉娜,家中隐性矛盾全在妹妹眼中,旁观者角度洞察一切,深深知道彼此之间脆弱的家庭关系,她的成长将会更好一些,父母应该反思,教育的方式将有所改变。这些只是一些后续的猜测。
一家人都是心理矛盾的症候群,矛盾中互相撕扯,既没有良好的结果,也没彼此愉悦。一切都是欲望的驱使,都无法正视问题的结果。标签化认知,有哈佛身份的男人就是美好和优秀的标志,有白色皮肤的妻子就是融入美国白人受尊重的标志,有优秀的成绩将得到母亲的爱。《无声告白》詹姆斯的出轨、玛利亚的出走、莉迪亚的死亡、内斯考取哈佛、汉娜的旁观,都在用行动来诉说,无声的方式告白彼此,亲人间的交流,日常的关心都是无数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