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位于今河南禹州市,登封市之间)
幽林转阴崖,鸟道人迹绝。(穿过幽林,来到了阳光照不到的山崖北面,这里凉爽异常,人迹罕至,只闻鸟语声声)
许君栖隐地,唯有太古雪。(许君:上古尧帝时期的隐士,居于箕山。曾有人来游说他出山做官,他觉得这些庸俗的话玷污了自己,就到溪水里面洗涤耳朵,另外一个隐士叫巢父,看到他洗耳朵就把正在下游喝水的牛牵走了,认为这溪水被许由弄脏了,喝了水会让自己的牛被尘俗所染。此句意思是这里曾经是许由的隐居之地,可是再也寻访不到像他那样淡泊名利高人了,只有白茫茫的经年积雪相伴空山)
人间黄屋贵,物外只自洁。(黄屋:原意为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引申为皇帝乘坐的车。物外:禅语“神游物外,契无相之妙理,化有结之迷途。”意指超越世间事物,而达于绝对之境界。此句意思是不论世间如何争名夺利,化外高人只洁身自爱。)
尚厌一瓢喧,重负宁所屑。(此典故也来自许由。他在隐居深山时,没有任何用具,喝水用手掬捧,路过的人就送给他一只水瓢,但是水瓢挂在树上被风一吹碰到树干咚咚直响,他觉得很烦躁就把瓢取下来给扔掉了!意思是许由对一些极小的事务都没有兴趣,更别说那些烦杂的官府政务了,引申为他已经超然世外。)
降衷均义禀,汩利忘智决。(降衷:施善。意思是施善以普惠百姓,追逐名利会让人利令智昏)
得陇又望蜀,有齐安用薛。(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即陇地,刘秀催促岑彭继续进军四川,即蜀地。他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为了统一国家,我急的头发都白了。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本意是褒义词。“有齐安用薛”典故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田氏齐国,齐国本来是姜子牙的分封国,史称姜齐。公元前672年齐桓公在位,接纳了当时逃难来到齐国的的田氏祖先,就是陈国公子陈完,他改姓田。随后的田氏几代人不断对百姓施以恩惠,取得了民心。于公元前386年篡夺齐国,史称田齐。但是田氏夺齐后还不罢手,顺带把旁边的小国薛国也给吞并了。 此句意思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人要有上进心,不能满足于现状,这一层解释很符合后来元好问不考中科举不罢休,屡败屡考的经历很相符;另外一种意思就是劝人为善,不要贪心不足,跟上下文列举的典故相契合,本文采用后一种解释。)
干戈几蛮触,宇宙日流血。(战国·宋·庄周《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原意是蜗牛左右触须上各有一个国家,左边叫触国,右边叫蛮国,两个国家经常因小事干仗,经常死伤数万人。诗句意指世人的贪婪引起频繁的战争,流血事件经常发生)
鲁连蹈东海,夷齐采薇蕨。(这里又是两个典故,鲁连是战国时期的齐国人鲁仲连,外交名人,帮助多国和平解决纠纷,秦国统一六国,他拒绝秦国高官厚禄,不愿做秦人,逃出东海隐居。商朝末年有两个著名的隐士,一个名叫伯夷,一个名叫叔齐,他们是孤竹君主儿子,兄弟两个互相谦让国君的继承权。两人反对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周朝建立后,两个人逃到到首阳山里去隐居,连饭都不吃周朝的,在山上采薇草来吃,后来饿死了。当时北方的蒙古国正在猛攻金朝,元好问用此典故表明为国效力的愿望,也希望各国和平共处。)
至今阳城山,衡华两丘垤。(垤die跌音。阳城山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北,衡华,衡山和华山。此句意思为站在阳城山眺望,衡山和华山就像两个小土丘。应理解为规劝世人眼光放开一些,不要为了眼前利益相互杀戮。)古人不可作,百念肝肺热。(古人不能复生,他们的事迹也不能简单模仿,想起来令人发自肺腑的敬佩,让人百感交集)
浩歌北风前,悠悠送孤月。(北风指蒙古大军入侵金朝,意指诗人浩然正气,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在侵略者面前毫不畏惧,即使为国捐躯也当是去陪伴月亮而已)。
此诗写于公元1210年元好问20岁时,他连续两次科举考试失败,心情比较低落,于是到处游山玩水,来到了箕山这个隐者圣地。初衷也许是想效法古人隐居了此一生,但是最终他还是选择回到俗世。在连续考了6次后终于得以高中。诗中采用了大量的史籍典故,也有折射当时蒙古兵大军压境的局势。他在这一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人为善的人生观,可以解释他后来那些一直被人们所诟病的,对待元朝的态度和做法。诗中一共11句,除了第一句写景,最后一句表达尚存的脾性,其他9句全是借典故奉劝世人和平相处,不要做无谓的争斗,有点和稀泥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