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连下了两天的雨,雨或大或小,从苍穹淅淅沥沥、哗哗啦啦的打在窗棱上,地上,车上,房子上……耳边不时地听到这些雨声,心情也从匆忙的工作日收回到了家里。 这些大自然美妙的声音,是可以让心情平静下来的。
秋季开学以来不到三个月,学校举行了几次大型活动。 我们在忙碌的教学之余,还要准备各种活动的排练和彩排。 要说不想争强好胜是不现实的。既然是比赛,肯定都想争得好名次,于是课下想办法,把孩子们带出去不停地练习。
尽管费了很多的精力,但每次大型活动都没有获得好名次。心情可想而知,等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个周末是个下雨天,终于可以让自己静下来了。
看看电视,听听雨声,这也是对前一段时间的休整。 想想小时候的下雨天,小孩子们是快乐的。无论多大的雨总能找出有趣的事。虽然那个时候没有雨衣,要么淋雨,要么用一个装肥料的袋子的内膜做一个“雨衣”,还是很快乐的。
雨下得小,我们会在雨中上学,大家嘻嘻哈哈的一路跑向学校。 进了教室只是简单的把头发上的水用手擦一擦,然后就开始了学习。至于衣服是否淋湿,鞋子(布鞋)是否淋湿,好像都没有什么关系。 下课了,大家依旧在外面玩跳绳,玩小石子。
好像天上下的不是小雨,而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一些调味剂。 大家根本都没有在意,该上学上学,该玩耍玩耍。
雨下得大,我们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雨伞的,哪怕是简易的也没有,但我们仍然继续上学,不可能因为下雨天而导致停课。 我们背着用布做的小书包一路狂奔,好像在和大雨比赛(事实上从来没比赢过)。回到家鞋子已经全部湿掉了,有的时候为了节省鞋子,就把鞋脱掉,赤着脚往回跑。
赤子的双脚在泥泞的道路上或高或低地颠簸着,奔跑着。 其实我是特别怕泥水的,但那个时候没有多的鞋子,即使有鞋子也是布鞋,根本挡不住泥泞的雨水,但我们还是很快乐的。
有的时候是倾盆大雨,我们才用简单的雨衣(薄膜做得),披着去上学。一路小跑,跑着跑着,雨衣掉了,捡起来披着,仍然狂奔,等到了学校,早就淋成了落汤鸡。好在这样的下雨天不多,往往在夏天才有。淋湿了,晒一晒就干了。
现在,长大了,好像很久很久没有用心去感受雨天了。一是不敢淋雨,怕感冒;二是现在的雨衣很方便,也耐淋;三是生活太忙碌,根本没时间去感受。
这个周末,趁着下雨天,让心静下来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