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day1

算法

   算法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本质,因为计算机程序本质上是一个算法来告诉计算机确切的步骤来执行一个指定的任务。一般地,当算法在处理信息时,会从输入设备或数据的存储地址读取数据,把结果写入输出设备或某个存储地址供以后再调用。算法是独立存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对于算法而言,实现的语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想。算法可以有不同的语言描述实现版本(如C描述、C++描述、Python描述等),我现在是在用Python语言进行描述实现。

1 算法的特性

  • 输入: 算法具有0个或多个输入
  • 输出: 算法至少有1个或多个输出
  • 有穷性: 算法在有限的步骤之后会自动结束而不会无限循环,并且每一个步骤可以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
  • 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都有确定的含义,不会出现二义性
  • 可行性:算法的每一步都是可行的,也就是说每一步都能够执行有限的次数完成

2 算法执行效率的衡量

   实现算法程序的执行时间可以反映出算法的效率,即算法的优劣。但是单纯依靠运行的时间来比较算法的优劣并不一定是客观准确的,因为程序的运行离不开计算机环境(包括硬件和操作系统),这些客观原因会影响程序运行的速度并反应在程序的执行时间上。
   所以对于算法的时间效率,我们可以用“大O记法”来表示。“大O记法”:对于单调的整数函数f,如果存在一个整数函数g和实常数c>0,使得对于充分大的n总有f(n)<= c*g(n),就说函数g是f的一个渐近函数(忽略常数),记为f(n)=O(g(n))。也就是说,在趋向无穷的极限意义下,函数f的增长速度受到函数g的约束,亦即函数f与函数g的特征相似。
   通常我们算的都是最坏时间复杂度,因为对于最坏时间复杂度,提供了一种保证,表明算法在此种程度的基本操作中一定能完成工作。

3 时间复杂度的计算规则

  1. 基本操作,即只有常数项,认为其时间复杂度为O(1)
  2. 顺序结构,时间复杂度按加法进行计算
  3. 循环结构,时间复杂度按乘法进行计算
  4. 分支结构,时间复杂度取最大值
  5. 判断一个算法的效率时,往往只需要关注操作数量的最高次项,其它次要项和常数项可以忽略
  6. 在没有特殊说明时,我们所分析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都是指最坏时间复杂度

4 常见的时间复杂度

O(1) < O(logn) < O(n) < O(nlogn) < O(n^2) < O(n^3) < O(2^n) < O(n!) < O(n^n)

常见的时间复杂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