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知识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他把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归纳为两个主要方面。(1)知识形成的心理结构(即认识结构);(2)知识发展中新知识形成的机制。
认识结构
1、图式,动作的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2、同化,在认识过程中,同化是个体把客体纳入主体的图式之中,这样会引起图式量的变化。
3、顺应,是主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因而引起图式质的变化,促进调整原有图式或创立新的图式。
4、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不断发展的平衡就是皮亚杰所谓认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也就是他的发生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是皮亚杰四十年来致力于发展儿童心理学的概括性介绍。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四大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一岁半,相当于婴儿期;
2、前运算阶段,从两岁到六、七岁,相当于前学龄期;
3、具体运算阶段,从六七岁到十一、十二岁,相当于学龄初期,即小学阶段;
4、形成运算阶段,从十一、十二岁,到十四、十五岁,相当于学龄中期,即初中阶段。
全书共分六章
第一章,论述感知-运动阶段的“感知-运动的智慧”,这是智慧的萌芽。
这一阶段的主要行为特征是:婴儿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知道动作与效果间的关系,这是因果性的萌芽。这时的儿童开始知道客体的永久性,这阶段儿童只有动作活动,并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的活动,还没有出现表象和思维,也还没有出现语言。
第二章,论述知觉的发展。这是对感知-运动阶段的补充,因为知觉是组成感知-运动阶段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章描述知觉常性和知觉因果性,并阐明知觉结构的不可逆性和运算的可逆性。
第三章,论述信号性(或称象征性)功能,指前运算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这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语言功能的出现,标志婴儿期的结束。
第四章,论述具体运算阶段的心理水平。运算是内化的动作,运算是可逆的。本章还论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儿童的情感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发展是与认识活动的发展遵循着类似的过程。
第五章,论述形成运算阶段的心理水平,相当于前青年期(或称少年期)。这阶段的思维能力达到了成人的准备阶段。这阶段的思维特点能从理论出发,而不必从具体到理论,能考虑假设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第六章,是本书结论,阐述心理发展的因素。
首先概括了他的发展阶段的理论。
(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前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与后阶段中,前后阶段不能互换。
(3)发展的阶段不是阶梯式,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
(4)各阶段的年龄因各人智慧程度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和发生差异,可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则保持不变。
关于心理学发展的因素,他提出四个基本因素
(1)成熟
(2)练习和经验
(3)社会性经验
(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2018/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