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以前我是不喜欢做饭的,尤其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做饭给自己吃,没什么太大意思,还要花时间、花精力去忙活,似乎挺不值当。
爸爸常说女孩子一定要会做饭,要不然将来无法打理好自己的小家。父辈们大部分都有着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女人就一定要会做饭,收拾家务。我妈嫁过来二十多年,从当年的饭都煮不熟到现在不管家里来多少客人都能应付自如,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照顾这个家庭,照顾我爸我姐我们仨,我想她应该是习惯了吧!我的很多小伙伴都说我妈烧菜的手艺很好,确实,那诱人的香味!只是她从来不教我做饭,甚至连厨房都很少让我进,爸爸偶尔会说:“这么大了,该跟你妈学学做饭了,要不然日后成家了,连饭都不会做。”我妈说我生女儿的目的不是将来让她给男人做饭的,嫁女儿也不是让她去伺候丈夫,我爸不说话,转身离开。
我不是不会做饭,农村长大的娃没有几个是不会做饭的,七八岁的时候,赶上父母农忙就开始学着做饭了,那时候没有太阳能,一家子的洗澡水都要用柴烧,劈柴烧水做饭,我都可以。我读中学的六年,我妈在县城陪读,照顾我的一日三餐,我的任务便是好好读书,因而没有什么家务需要我去做,去了外地读大学,在家呆的时间更少了,如此,我妈更是舍不得让我做家务。大约就是这成就了我懒散的性格,有点洁癖和强迫症的我,对什么都要讲究一番,唯独对吃,没有太大讲究。
考完研之后,便坐火车南下,来了杭州,住在姐姐这里,她的很多时间都在出差,屋子里,只居了我一人。难得的清闲时间,白天看看书,写写文字,晚上去健身房蹦跶个几圈,让我对生活生出一股莫大的满足感。我开始每天抽出时间逛菜市场,然后看着手中的材料在精心烹调之后,变成可口的食物,这种感觉很奇妙,我爱上了做饭。
事实上,我也从未排斥过做饭,以前时常会想,等以后谈恋爱了,两个人有了自己的小窝,我会为他学一学做饭,下班之后,两个人可以坐在一起,吃一顿日常的饭菜。
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会做饭,身边有很多同学朋友,已经步入了婚姻,但仍旧点着外卖,我常常会想,她们真的是已经成过家了么?让人找不到家的感觉。我一直认为,有烟火气的,才能称之为家,夫妻下班回来,冷冰冰的家里,四目相对,那结婚与不结婚又有什么区别。一个朋友,和女朋友同居四年了,吃了四年外卖,时常半夜胃疼的死去活来,有时候会问他:“你女朋友为什么不给你做饭呢?就算上班忙,晚上熬点粥总是可以的吧?”他回我:“她懒,我也懒,过日子将就将就就行了。”
日子,真的能将就吗?我这朋友和他的另一半或许没什么感情吧,至少我没有看出来,家是需要两个人一起经营的,互相心疼。并不是说男生或者女生,某一个人必须会做饭,不会的东西可以学,尤其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做饭也是一种幸福。
我可能是年纪渐渐大了,对生活,对家有了自己的看法,一个没有烟火气的家,怎么能叫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