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下作者黄仁宇这个人:他参加过“抗战”,入过驻印远征军,在缅甸负过伤,做过民国国防参谋,后又以46岁“高龄”在美国博士毕业,求学期间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成为一个以其睿智打开人们视野的历史学家,被中国知识界称为影响整整一代人的史学大师。读黄仁宇的书,你会深刻体会“历史给人以智慧”!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有一说是作者借明史来剖析国民党在大陆的败亡因由,从大的社会思想环境看来,历史的确总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的。
看历史,不能断层的看,要连续在一起。作者以独特的思想视觉,把一个历史时期的横断面截开后进行抽丝剥茧,分析前因后果,认为历史是由人构成的,是人的情感、欲望和细节所驱动的。
历史是蝴蝶效应的累积,而非史书中那种平铺直叙、理所当然的逻辑,这本书颠覆了人们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固有看法。
万历十五年,1587年,实在是平平淡淡的一年,表面四海升平,但大明帝国却在遍地沉闷中郁郁寡欢。
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一大堆,天下无事,但已死到临头,青萍之末的微动,是大风将至。
书中认为这一年相关的末端小节恰是前后大事的症结反映,其间因果就是历史的重点。
其时大明帝国虽离亡国灭种为时尚早,却已在实质上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有一个神秘的力量,无形无色,却强大到让人窒息,帝国陷落其中,进退不得,只能在干耗中慢慢衰亡。
不论是励精图治还是安于享乐,独裁或调和,创造或苟安,廉洁或贪腐,进步或保守,在那里全都失去了意义,最后的结果,无分善恶,全部悲剧性结束。
精明能干的首辅张居正、稳健持重的申时行、清官海瑞、天才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这些中华文明的佼佼者,都在彼时不得善终。
各类关于历史人物评述的书,虽然角度不同,但总归脱不了通过叙事讲历史人生与功业得失,通过梳理思想脉络归纳道德情操与否,或褒或贬,带有浓烈的时代与政治人文局限。
而这本书完全采用白描手法,没有太多的史料堆积,也没有太多的细节描写,只是将人物、时代思想、政治环境之间的关联影响清晰地勾勒在你面前。
但这本书写的并不是人物,而是通过对六个历史人物传记式的评注来描绘明王朝衰落的一个瞬间,也许此后近400年的华夏民族苦难亦由此伊始。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所谓“历史”,都是由大事件构成,其实那只是“果”而已,历史真正的“因”,在表象之外,在之前数十年就酿成了。
所以,明王朝实亡于万历,李自成与努尔哈赤埋葬的只是大明的僵尸而已,大明朝早就挖好坑把自己埋妥当了。
断送大明朝的神秘力量来自于信仰圣人圣言治国,从而制度缺失、管理缺位,拘泥成规,这种道德乌托邦式社会理想就像一件美丽的瓷器,有完整的外表,有自己的机制,但是却是脆弱的本质,易碎的未来。
书中通过人物命运细节对明王朝的衰落进行了分析阐述 :
一是社会的底层结构过于僵硬、扁平化,士大夫阶层党争倾轧,同时又将儒家泛道德论推向极致,以道德代替法制来治国。
二是帝国一方面由于中央集权过度膨胀而运转不灵,直接导致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乏力,管理过于松散,另一方面又自陷于圣贤成规,不允忤逆,致使无从管理,形成了一种“混沌”的状态。
三是政治及社会生活被迂腐的理学道德高度程式化,个人角色被彻底束缚,包括皇帝本人,也只能采用无为与驼鸟政策消极对抗,因在立嗣问题上文官集团和皇帝的博弈不可调和,万历皇帝索性一罢朝便是数十年,明王朝不可逆转地走向衰落。
四是明王朝官僚为了刻意保持传统与稳定,甚至不惜行事不公,从而丧失了社会改良进步的能动性。
五是作为大明统治阶层的文官集团只知按“道德圣徒”的模式行事,满口仁义道德,却没人去研究实际事务和社会问题,思考解决办法,官员薪酬制度、科考取才制度、货币制度、税收制度、边关贸易制度、军事管理……,统统都是一塌糊涂。
六是社会运行规则的缺位,实际操作制度的缺失,只靠道德的意淫与批判来维持统治秩序,依靠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其强度与广度前所未有。
总的说来,明帝国的官员尽职尽责,民众严于自律,统治领袖以圣言治国,提倡"公仆"理念,全社会推崇道德至上,但它就是亡了!的确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