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古诗词】
可笑乎
【五月斋戒罢宴彻乐闻韦宾客皇甫郎中饮会亦稀…长句呈谢 】
唐 · 白居易
妓房匣镜满红埃,酒库封瓶生绿苔。
居士尔时缘护戒,车公何事亦停杯。
散斋香火今朝散,开素盘筵后日开。
随意往还君莫怪,坐禅僧去饮徒来。
可笑乎趣谈古诗:
从白居易的诗中能闻见当时的生活气息,这使诗的可读性得以升华。
相声传承两百多年,后起的小品明显比相声更受欢迎,究其原因,相声注重了表演艺术,如: 说学逗唱等功夫,并不太注重思想内涵。张飞打岳飞的段子对于有文化底蕴的人,能体味出年代的跨越产生的幽默,而四五十年代出生的农村大叔由于时代背景问题,受教育程度不高就未必知道张飞是何许人,他认识岳父岳母、未必认识岳飞,那么这个包袱于他产生不了幽默作用,纯属逗乐,并无特别的思想性。
小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越是不浮夸越接近生活气息的小品就越受欢迎。小品常常以艺术形式描写生活的缩影,给人们或警示或启迪……有一定思想性。
因此生活写照的诗词和 人文情怀的诗词成为我喜欢的主流。
当今请客吃饭已经成了生活中情感联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式),请客的诚意往往需要“场面”去烘托。 某日白居易意图约好友刘禹锡小叙经年,请柬上附上: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说,我拿不出泸州老窖、法国拉菲来招待你,但是刚酿一坛新酒准备用来与你一醉方休,炉子的火正烧的暖乎乎的,天已黑且快要下雪,什么事都做不了吧?你别跟我忽悠说你很忙,赶紧过来陪我喝两杯,不然我见你一次“抽”一次(香烟)……
生活气息浓厚,很接地气。白居易老师买不起手机,就算买了也没地方充电,就算能使用太阳能电池,也没网络没WIFI可用。所以他邀请好哥们儿刘禹锡过来喝酒不能发微信,只好写首诗给哥们儿。“绿蚁新醅酒”便有当时酒文化在其中,那时没有茅台没有五粮液,就只有酒杯上还浮着绿色“泡沫”的酒。“我”家(白居易)也没装空调 取暖器啥的,就是用火炉取暖,而且还是泥土做的。嫌我穷你别来啊……
白居易的一句“见你一次抽一次” “嫌我穷你别来啊”让刘禹锡不敢怠慢,放弃了和女朋友的约会,毅然选择赴白居易之约。席间两人相谈甚欢。老刘突然心有不悦,责问小白(白居易):“小白咱俩这么多年的交情,怎你还不了解我吗?怎会认为我嫌你穷呢?”
小白(白居易):“嗨,我不用激将法,老刘你肯来陪我吗?没准又和你女朋友私约去大良文化中心 或 文筑书苑举办的读书活动去了”
老刘(刘禹锡):“得了,别转换话题,说话得考虑一下我的感受好吗?嫌贫爱富岂是我大丈夫所谓啊!太让我伤心了,为了证明我不是那样的人,还我清白……” 于是刘禹锡洋洋洒洒写下了【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白,你看看我家一贫如洗,都已经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了,又怎会嫌弃您呀?足以证明咱俩都是穷屌丝了吧?咱俩就是与盛唐的富庶格格不入,无房无车无存款、有情有义有德操的穷屌丝,屌丝中的极品大咖。
亲爱的读者,当您读完以上纯属文学侃谈,或许在质疑《陋室铭》是否《问刘十九》的应和之作?如果您在质疑那就对了,恭喜您进入了我荐读的“圈套”,质疑的态度已经说明您对两首作品感兴趣,并且开始了思考和探索。那么我该告知您以上都是调侃,实际上《陋室铭》创作较《问刘十九》要早很多年。您且听我为娓娓道来。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和州知县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哥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哥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问刘十九》乃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天晚欲雪,思念旧人”时所作。刘十九是白居易在江州时的朋友刘禹锡,白居易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但诗人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不可能邀约洛阳故旧刘禹锡对饮。小白和老刘之间也确有和诗,如白居易写: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也写一首回赠,一来一去的和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两首互赠诗,写尽人生曲折,也表达二人情感深厚,互诉衷肠。
梦微之
作者: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这首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白居易、刘禹锡、元稹他们三个可谓铁三角来的,关系不亚于张铁林、张国立、王刚。能撑起大唐诗园半边天。
戏说诗词即不按正确的文化来,以俏皮、幽默吸引读者。由兴趣转入了质疑、思考,也就进入了我荐读的“圈套”,使读这篇文章的读者不由自主地产生兴趣,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去纠正我的“谬误”!为纠错彰显自己的学识,从而得到别人的认同,此乃人性之特点。抓住这个特点,引导不爱思考的平凡人自觉自愿地对问题展开思考、探索……
说了这么多白居易的诗,以作为佐证,说明诗王白居易情感之丰富,并非无病呻吟。接下来说一说正题,开篇的那首诗【五月斋戒闻韦宾客皇甫郎中】。
以上举了诸多白居易的例诗,都是和朋友聚会时手机没电,拍不了照发不了朋友圈,于是每次聚会他都会写一首诗记之。那些都是他参与的聚会,而这次从冗长的诗题上可以看出参加聚会的有韦宾客和皇甫湜。
当时是五月的一个斋戒活动,听说韦宾客和皇甫湜(郎中)相会,没有歌女陪伴,歌女的梳妆镜放在匣子里已满是尘埃,有蛮多的酒放了很久,都长了绿苔,不用担心没酒喝。我之前不饮酒是因斋戒遵守清规戒律,兄弟们今又为啥要停杯不饮呢?斋戒法场的香火今天已经散了,后天就可以开荤。管他呢,咱哥门儿聚会,要免去陈规陋俗随意一点,不要在意太多;咱哥儿几个虽然仕途坎坷多有不顺意,难得几位老友相会,谁还会想出家做僧人?就做个饮徒吧,开怀畅饮,干杯……。
这首诗的颈联用了首尾复字“散”“开”,对仗工稳流畅,且颇具文字艺术美感。写出朋友聚会的画面,也不拘谨与那些清规戒律的束缚,只管我行我素好生畅饮,方不负与君相会之美意!
文章这首诗标题里有 韦宾客这个人,刘禹锡有【伤韦宾客(自工部尚书除宾客,一作伤韦宾客缜)】
唐代:刘禹锡
韦公八十馀,位至六尚书。五福唯无富,一生谁得如。
桂枝攀最久,兰省出仍初。海内时流尽,何人动素车。
【上韦尚书】
罗隐
往岁先皇驭九州,侍臣才业最风流。
文穷典诰虽馀力,俗致雍熙尽密谋。
兰省换班青作绶,柏台前引绛为鞲。
都缘未负江山兴,开济生灵校一秋。
白居易另有一首乐府诗【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诗名有韦庶子,诗文:
穷阴苍苍雪雰雰,雪深没胫泥埋轮。东家典钱归碍夜,南家贳米出凌晨。我独何者无此弊,复帐重衾暖若春。
怕寒放懒不肯动,日高眠足方频伸。瓶中有酒炉有炭,瓮中有饭庖有薪。奴温婢饱身晏起,致兹快活良有因。
上无皋陶伯益廊庙材,的不能匡君辅国活生民。
下无巢父许由箕颍操,又不能食薇饮水自苦辛。
君不见南山悠悠多白云,又不见西京浩浩唯红尘。
红尘闹热白云冷,好于冷热中间安置身。
三年侥幸忝洛尹,两任优稳为商宾。非贤非愚非智慧,不贵不富不贱贫。
冉冉老去过六十,腾腾闲来经七春。不知张韦与皇甫,私唤我作何如人。
罗隐(836生——909卒),较刘禹锡和白居易小,他们的以上几首诗作标题里提到的韦宾客、韦尚书、韦庶子 是否同一人?具体是谁??
我查阅了全唐诗及相关资料,均只有对诗作的注解和诗的作者介绍,却没有对标题涉及人物的资料。至于‘皇甫郎中’我可以确信是皇甫湜无疑,而能与皇甫湜会饮的韦宾客定不是如杜甫的《蜀相》以前朝诸葛亮入诗,韦宾客应是与刘禹锡、白居易、皇甫湜同一时期的。从刘禹锡《上韦宾客》中可知关于韦宾客的三个信息:
1.他活了80余
2.做过尚书生尚书(兰省即尚书省)
3.比刘禹锡大,韦宾客80余时,刘禹锡并未有80岁。
理论上说,韦宾客官至六尚书,位高权重于国家社稷多有建树,不是籍籍无名之辈、无可籍考。并且出现在当时文化名流白居易和刘禹锡的作品中,应是大有来头的人物。于是我苦寻资料也没能找到符合这个条件的人物,后经名师指点迷津方知应是韦应物,韦苏州韦大人和韩愈韩大人同朝为官,过从甚密。‘皇甫郎中’ 即工部郎中皇甫湜乃师承韩愈大人,货真价实的‘韩门子弟’,通过恩师韩愈与韦应物的关系,韦应物也算是皇甫湜的大师伯了,师伯侄之间小酌两杯的消息传到白居易的耳朵里,没有手机发朋友圈的他再一次即情写首诗发朋友圈,一千多年后白居易的某个粉丝可笑乎为这事大费周章硬是要搞清楚白居易、韦应物、皇甫湜的究竟是三角恋还是桃园三结义的哥们儿。
名师指点后我仍旧心存疑虑,且说皇甫湜元和二年(806)才考中进士,做工部郎中是在太和六年到七年之间(832---833)年。韦应物(737---792)792年他已经离开了人世,那时皇甫湜才15岁,不可能以皇甫郎中的身份和韦应物聚会喝酒。根据刘禹锡诗中所述对照,韦应物没有活80岁,也没做过尚书。世称其韦苏州。所以个人以为韦宾客、韦尚书应不是指韦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