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本质是存在感的获得,一切光影声乐都是通过人脑的感知而存在,而人类同时也通过认识到外界的现象而感知到本体的存在。色声香味触法与本体相互依存,构成生命的整体流动感。由此虽然生发出自身与外在的差别,但这也同样是本体感知的证明。
濒死体验著作《死过一次才学会爱》的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能量的本质是爱……我们与整个世界是一体的……个体最细微的想法也会对宇宙整体产生影响,世界是由我们的意识控制的”,其说法虽然充满了唯心论的色彩,但是这段话同样可以证明,所谓爱的本质即存在感,是本体对现象的影响力。
这一结论可通过一下几个例子证明:
回想幼年时的亲子之爱,人类最强烈的感受到被爱的时候,是通过父母面对孩子时的喜悦之情,通过这种积极情绪的传染,个体感受到自身对家庭的重要性。感受到个体的存在价值,幼年存在感的建立方式会直接影响个体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的确立,并在人生态度上反映出来。
当你发现自己被某个人吸引时,这时个体的注意力集中在客体身上,通过对自身情绪微妙变化的体察以及对客体持续性的高度关注而强烈的感知到自身的存在感。
以上两个例子是唤醒正面情感的存在感。
然而,所有的激烈负面事件同样能刺激人的存在感,灾难、战争、纠纷、过度疲劳……这些能够引发人紧张焦虑情绪的事件,也都能在人心中留下强烈的余震。
但正面事件和负面余震的不同之处在于,人会不由自主的期待正面事件的发生,且会唤醒人生的朝气。
综上所述,人生目标的确立是由个人存在感建构方式决定的。或许有人会觉得人生目标确立是受到社会价值观的熏陶,但是二者并不矛盾。从根本上看,正是因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符合人的理性原则,能够激发主体的正面情感,帮助主体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所以主体才会汲取其中的有益养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存在感构建方式决定人生目标的选择与确立。
这也就解释了在社会分工的前提下,为什么个体在专业和职业选择上有所偏好。根本原因是客体活动在符合主体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理性目标的前提下,能满足存在感建构期待。
人之所以活着,就是为了实现人生目标,实现人生目标又是因为该目标能使个体在快感中感受到存在感,人的行为目标有两种正确和快乐,所以其快乐存在感未必是正确的。
虚荣,拜金,追求强权本质上都是寻找存在感的产物,但是是在错误的价值观的指导下以及对经验的片面理解下造成的。
但是不可否认大量的金钱,荣耀和特权本身能够让人产生成就感,由此激发强烈的存在感,当然比起贡献而言,索取得到的价值感自然要低端很多,也容易产生空虚,但是这并不能降低强大的物质基础带来的快感。
爱情是带给人存在感最迅速也最易逝的方式。当主体被另一个人吸引时本身精神高度集中就能够产生当下最明晰的知觉。而且彼此吸引一定是因为被对方的闪光点惊艳到,互相关爱的相处过程在细微处又能让人产生感动。所谓互相吸引和心心相印本身就是对个体存在价值的独特性的发现和个体存在感最大限度最高密度的尊重和满足。
故而,我们可以得出,爱的本质是存在感的最佳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