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是第17章到第20章,它们分别是第《明国寺的贡献》《金海哥》《铭记乡愁也有故事》《今月曾经照古人》。
作者用17章和18章两个章节的篇幅介绍了王金庄的明国寺——“要了解一点王金庄文化,首先要了解明国寺和白玉顶两个地方”,“明国寺在村东向北拐大约两公里处的有则水沟,里面有很多碑,这些碑跨越了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整个历史阶段,各个时期都有建造和修葺,现在院内一座座石碑,寂寞地伫立在荒草丛中”,然后又介绍了在上个世纪50年代被拆毁,石碑却保留下来没有损坏;通过对碑文的介绍,明国寺的历史才向人们徐徐展开,文中还介绍了明国寺的构造以及僧人“济困纳粮”的一段历史。
通过老哥俩对“那次去明国寺”的回忆,又引出王金庄几个重要的文化传承人——能讲出每个僧人姓名及寿命的王林定,用白灰疙瘩在寺院门框上写门联的金海哥,尤其金海哥是个奇人。“他的细心劲儿,整个王金庄绝对无人可比”,他是王金庄的百科全书,金海哥不仅心细,还收集很多对联,自己也编对联儿,这些介绍为后面的王金庄的文化传承与申遗埋下伏笔。
介绍明国寺及王金庄的文化奇人的目的是要引出王金庄的文化传承难的问题,这一点让我感触颇深。
文化传承难问题不仅仅在王金庄,在华夏大地很多地方都存在着。用文中的语言来描述就是“毕竟那里是没有多少看头的地方。明国寺那是有文化内涵的地方,单纯的旅游那种地方并不吸引人的。”这句话道出了现今文化传承难这个不争的事实。
现在很多人出去旅游,选择的都是有山有水有吃有玩的地方,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中的很多人更热衷于吃与玩,而像王金庄这样的历史遗迹来的人少之又少,更别说研究了。中国像王金庄这样的地方有很多,不仅仅是王金庄,还有很多地方的文化传承都任重而道远。所以王金庄的有识之士王树良、李彦国等才会考虑培养定向生的问题。
文章还有一个地方也让我感触颇深——在第18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文化是根植于骨髓里的东西,和文凭无关”,这句话是结论,也是升华——对每个僧人的姓名及其寿命如数家珍的农民秀才王林定,能写出“古寺无风风扫地”佳句的铁匠、老农民王金海,他的诗的意境不亚于唐代和尚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还有能写出“一门五教师,讲坛树烛魂”的才子王树梁,更有一天只挣一块钱,一辈子扎根农村、教书育人的李彦国老师,这些可爱可敬的人深深热爱生养他们的王金庄,热爱那里的每一片土地,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房屋,甚至每一块碑文,所以家乡的文化基因已经浸入他们的骨髓和生命。
第十九章叙述的是李彦国老师组织学校师生参加涉县文化艺术节表演比赛的前后过程,整个过程集中了王金庄的各路人才,起草剧本,物色演员,寻找制作衣服道具以及加急排练,直至最后演出成功,他们的节目获得第5名,反响很好。
“台上五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成功的背后包含着李彦国老师等人的辛勤付出,还有王金庄人的积极配合。这个《铭记乡愁》节目也是在挖掘王金庄的文化资源、宣传王金庄的文化特色的一种方式,王金庄的文化需要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宣传。
第二十章叙述的是老哥俩聊到最后,树梁哥离开李彦国家,李彦国又陷入了孤独,不过李彦国就是李彦国——王金庄不一样的烟火,他没有受困于孤独,而是通过吟诗排解漫长的孤独。
在这两章中我得到如下启示:
一是在舒缓的叙述中自然推进故事情节发展。在老哥俩的聊天中,作者巧妙地用“树梁哥竟然抓起了手机,点开微信收藏的页面,一条视频这一会儿出现在了两个老汉的面前。”这个让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刷手机行为,引出他们致力于对王金庄进行文化宣传的故事,这样的引入自然又贴切,一点都不违和,这里面也能看出作者超强的写作功力和巧妙构架作品的能力。
二是在朴朴实实的文字叙述和对话中,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把人物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树梁哥一直陪李彦国老师聊到深夜,老哥哥理解李彦国独自一人在家的孤独,所以一直聊到“腿竟然有点酸麻了”。“李彦国想送树梁哥一段,却一下子就被拦住了,回吧,赶紧把门关上,早点休息,今天戒烟挺成功。”短短几句话,一个善解人意,真诚善良,体现入微的老哥哥的形象跃然纸上。
“不想回去就住在这里,就我一个人在家也方便的很。”李彦国轻飘飘吐出的简单话语却无法掩饰他对树梁哥的留恋,他想挽留树梁哥,这里面映衬出他寂寞的孤独;“往房间里走的时候,李彦国路过驴棚,李彦国看了一眼空荡荡的一切,心里又想老伙计了。”这段叙述表达出他彻骨的孤独,哪怕这头驴子还在,也能多多少少缓解他难耐的孤独啊!“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彦国心中突然间涌出来的一句诗代表了此时此刻他深刻的孤独;而院子里传出来的高声吟诵诗歌的声音,更能看出他在努力排遣孤独,这样,在字里行间就把李彦国老师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