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朋友的身上。
朋友的女儿从小聪明伶俐,成绩年年前几,当大多数父母都在为孩子报一个一个的补习班提高成绩的时候,我朋友站着说话不腰疼:“上什么补习班,孩子需要休息,需要一个快乐的童年。”“我家孩子从小成绩优异,从不让我操心,周末,假期只需完成作业,其余时间都是自我安排,有时间就带着她天南地北地飞,让她多见世面。”
这时候,其他父母只能眼巴巴地,想说点什么,却只能砸吧两下嘴皮子。她女儿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当然,她女儿也报了一个兴趣班,那都只是她自己要求的。
可这样岁月静好的日子最近被打破了。朋友向我抱怨“这是怎么回事,我真的无法相信,我女儿这次期末考这么差,语文,数学,物理,英语,科科都才80来分,她从来没有考过这样地分数,我气得骂了她一顿,她一直趴在那哭,我是不是错了,是不是应该给她报班习?”
朋友已经乱了分寸,甚至开始怀疑和否定自己的那些育儿经。我只能安慰她,一次考试不能说明什么,说不定这次考试特别特别难,别人也考的不好......。
朋友急忙打断我说根本不是,虽然是考得特别难,她班上考得好的大有人在,她这次从前几名一下子掉到中等名次了。她女儿也不甘心,伤心难过了好几天。
没办法,刚放假,朋友就带着她女儿大大小小的补习机构跑。那几天,朋友像变了一个人,整个人都绷得紧紧的,放弃一切娱乐活动,陪女儿战斗在补习机构。
在补习机构和家长们聊天才知道,有好些孩子跟自己孩子一样天资聪颖,可他们从小周末和节假日不是在补习机构就是在去补习机构的路上。而且孩子乐此不疲。朋友在心里暗暗自责:“都怪自己信奉什么快乐教育,现在竞争这么大,我差点耽误了自己孩子的前程。希望能亡羊补牢,一切都还来得及。”
其实像他女儿这种情况,很常见。记得我读书那会,在小学,班上前几名基本上是女孩,老师也说女孩醒水早,大多数男孩子发育慢些。上初中有些之前成绩好的女孩就出现了力不从心的情况,男孩子慢慢凸显出来,当然不是绝对,有些男孩子就是跟学习无缘。高中就更不用说了,男孩子逻辑思维强过女孩子,成绩优异的基本是男生了,这正好跟小学相反。(当然我这说的是大多数,不是绝对,不是也有很多女孩子是中高考状元。)
我们那会没有补课一说,有的是自己努力加死磕。我记得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上前几,并以很好的成绩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可高中的第一次月考彻底打击到我,不过好在我死磕到底的精神自己将自己拔出成绩的低谷,再次回到前几的位次。那时哪科学不好,都是自己拯救自己,没有谁去补习,也没地方补习。可我在想,如果那时能补习,也许很多中等偏上成绩的都能考上大学,改变命运。
我们那时一个班上能上高中的就只有前5名同学,其他二三十个学生都没有书读了,那时的家长也都是,学得好学不好全靠自己,考得上就读,考不上回家种田。可惜了,很多人要是换到现在就能通过补习提高成绩,考上大学。
现在的孩子虽然说没有我们当时那种自由自在,可他们已经习惯了,反而在其中找到另一种乐趣,至少精神上是满足的,不像我们一阵阵玩得发虚,我当时就经常担心自己考不上回家种田,中考那会拼命学习。可现在想想当时自己还是走了些弯路,要是有人指点,说不定能考得更好。
现在的孩子处在了一个好时代,宁愿孩子不要快乐的童年,换一世自由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