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说,不接受金钱,想到的是自己没有价值和接受的理由以及没有可以回馈的,这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成长环境所导致的对金钱的消极态度,是一种思维方式,也称价值观,基本原则,而基本原则决定了如何为人处事。
现在的思维方式来源于家人的影响,再深一层,源自于不想被父母抛弃,希望他们爱你。回想自己关于钱的痛苦和不那么痛苦的回忆:
1.学习一年舞蹈因为家里买房子没有多余金钱继续学习,其实我的内心还是挺想学的,但从小就懂事,妈妈和我说在家自己练习也可以。记得刚开始我每天在家自己练习,慢慢慢慢练习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舞蹈磁带落了灰,随着搬家也断舍离掉了。
2.买房和住进新房子的前几年,贯穿我的小学时期,全家都很少买新衣服,记得当时我非常羡慕同学穿的亮黄色的背心裙和各种头饰,每次逛街我都内心希望妈妈能走到头饰店主动给我买,但每次都失望,也是我每次中途恼怒自己走回家的原因,就是我希望妈妈能猜到我的内心需求但是没有一次,我也不爱表达,我现在想,肯定从小我的表达需求通道被什么堵塞了吧。
最近我发现孩子看见什么也不要,记得去年第一次拿起店里的泡泡棒就跑了,留下我付款,说明孩子的天性是有想要的东西会完全不会想付款的事,还有一次我坚定地说不买以后,好像之后她就再也没有要过了,我担心她看见什么都要太任性,看来下次我要鼓励她可以挑一件喜欢的玩具或者物品。
我想还是被妈妈堵塞了,记得那个时候爸爸带我们出去总给买好吃的,妈妈嫌浪费钱。哈哈哈,这个事情的梳理让我不堵塞孩子的需求通道。
3.父母因为钱而吵架,在现在的我看来,不仅仅因为钱,是因为他们没有智慧处理关系,不懂得沟通,也不懂真正的爱,更不会爱自己,也不善于学习。
4.很庆幸,虽然从小物质不那么富裕,但是我依然有宁愿花多一点的钱买优质物品的体验,初中高中我都挑喜欢的鞋子买,我没有因为价格高就不选,而是理所应当的买,妈妈也都没有拒绝过我,看来那时的妈妈还是很爱我的,是我误解她啦!
破坏基本原则就是原谅过去的自己,请温柔安慰自己:一切都过去了,别担心,他们一直很爱我,给我钱是应该的,我是被爱的,无论何时,此爱不变,原谅我自己,善待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