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修行,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幽居深山,远离尘世纷扰,其实大可不必。
在这世俗的社会里,拼命努力、心无旁骛,埋头眼前的工作就是提高心性、磨炼人格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聚精会神、孜孜不倦,全身心投入每一天的工作,就是最尊贵的“修行”,就能磨练灵魂、提升思想境界。
但现如今一般认为,劳动不过是解决生存问题的手段,而且还都盼着能够少劳多得,不辛苦,多享受,多娱乐。所以每每提起工作,大都是抱怨之词。抱怨工作累,时间长,薪酬低,待遇不公等等。只是在抱怨的同时,又有多少人反思过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工作能力?对他们而言,工作是炼狱而非修行。
然而世间被称为“名人“、在各自的领域中登峰造极的人们,他们一定走过同样的历程。那就是,埋头于本职工作,不断专研,反复努力,珍惜上苍赐予生命中的每个机会,每个今天、此刻中的每个瞬间。

正如刚刚仙逝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就是在艰苦工作中不断修炼精进的典范。
从早到晚、披星戴月,在田间耕作,反复实验,踏实勤奋,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凭借着锲而不舍的精神,最终试验成功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
劳动不仅能够创造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性格,磨炼意志,净化灵魂,最终形成厚重的人格和纯粹至净的品格。
袁院士就是在夜以继日的辛苦工作中形成了他伟大的人格——毕生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正确的人生哲学只有在拼命工作中、在汗水中才能产生,人的精神在日常的、不懈的劳动中才能得到磨练。
不必脱离俗世,工作现场就是最好的磨练意志的地方,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每天认真工作就能塑造高尚的人格,就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在工作中修行,你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