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米
在一个学生家长论坛上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1年级的家长”抱怨“老师对孩子看图写话要求太高了。孩子根本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到头来只能是家长读,孩子写下来。并且抛出疑问:这样,有用吗?
也有家长表示这无疑是拔苗助长。原本一年级小学生书面语言才刚起步,语文老师如果不顾及实际情况把看图写话给出很高的标准,对孩子是场灾难,严重打击自信心,无益日后成长与进步。
然而,真的是老师的要求太高了吗?先看几个案例吧!
案例1:
青年作家蒋方舟自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改编为漫画书。2004年,蒋方舟获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2008年,蒋方舟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点评:这个案例奇怪吗?不奇怪!骆宾王7岁就会作诗了。可见,是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可能要求太低。
也许有人会说不要用名人举例子,大多数孩子都是普通人!那么,我们再看看下面的例子。
案例2:请看看,这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小姑娘写的作文。她并不是什么天才,名人,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名小学生
案例3:再看看这位小男生的作文。虽然很多字不会写,用拼音标注出来了,但看得出来小朋友的写作热情还是挺高的。
万事开头难。看图写话其实不单是考察孩子的写作能力,还考察孩子的以下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孩子没上小学之前在家积累的一些”软实力“。
一.观察能力
顾名思义,看图写话。首先考察的就是孩子的观察能力。只要观察到位,不愁孩子没话说。
二.想象能力
图画里面的人和物都是静止的,这就需要小朋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图片中的人物以及事物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小故事“,写成一句或几句话。
三.好奇心
图画和孩子平时看的动画片不同,它是静止的;也和绘本有所不同,绘本有爸爸妈妈讲。然而,图画只是图画,需要宝贝自编自写。这就要求宝贝有足够的好奇心驱使其认真的观察,看懂图画。
四.挑战力
以前看绘本,大部分都是有人在一旁讲解,即使自己看也只是默默的看而已。看图写话不一样,多了一步。需要孩子把所看所想,抽象成语言并且写出来。这对孩子本身就是一次挑战,考验孩子对未知事物的挑战力。
五.积极性
面对挑战,有的孩子积极应对,有的孩子却表现出了退缩和逃避。体现在看图写话中就是部分孩子热情满满,哪怕有不会写的字也一点也不影响其积极性,用拼音标注也是一种态度。而部分孩子则需要父母帮助,这就是积极性的差异。
面对孩子不会看图写话的问题,家长与其”抱怨“,不妨采用以下步骤启发孩子,帮助孩子自主完成看图写话的作业。
步骤1:和孩子一起观察图画,鼓励孩子看图讲故事给自己听。注意,态度一定要柔和。
步骤2:如果孩子不知道从何入手,家长可以向孩子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1. 时间(WHEN)
”宝贝,猜猜图画里大概是什么时候呢?早上,中午还是晚上?“
2. 人物及事物(WHO)
“说说图画里都有哪些东西呢?有谁?是男是女?”
3. 地点(WHERE)
“他们在哪里?”
4. 干什么(HOW)
“图中人物在做什么?”
步骤3:通过提问,引导孩子看图编出一个小故事。接下来鼓励孩子把这个故事用他自己的话写下来。
注:不会写的字可以先标注拼音,事后查字典。
其实在孩子每次接触一个新事物以及掌握一项新技能的时候,开始不适应是很正常的。需要家长耐心引导,使其逐渐适应并且慢慢入门就可以放手,让他独立自主,自由发挥了。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方法靠谱,不妨拿去给孩子试试,也欢迎讲出你的教子心得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我是@西雅妈妈,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欢迎点击关注,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