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过后,继续投入更加忙碌的工作中。一年的时间越发接近了。心中的犹疑和困惑愈发生长。危机感总是在极小的刺激后无序蔓延。
家人耳提面命的催促,即使我不想听,但事实是核心已经听进去了。我势必不会走他们指出的所谓的路,但走出一条路来却成为我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至少我得靠自己生存下去。而在自己生存之后,我也必须承担对家人的一部分责任。
而现在,这些,几乎都做不到。尤其是在紧急支出之后,捉襟见肘的局面即刻到来,毫无运转之地。所谓当代年轻人的压力,真实地冒出了苗头,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在媒体上看过了许多正能量的文章,在这份工作里也听过了领导的诸多教导,感受到了身边某些人奋斗的热情,但落实到自我身上——“知道”和“做到”之间的通道却需要远胜于数倍的力量才能打通。
某个主打职场文章的公众号最近说到一个词:“合作”——工作的目的是追求“合作”。两天后,同事带来一个契机,让我了解到这个词的关系“涵义”。“合作”本来就是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但什么才是真正的“合作”呢?是价值的相互提供,是通过合作创造双赢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各取所需,建立起相互信赖的伙伴关系。但更进一步,“合作”不只是与同事的关系,还有与工作本身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不管是做自己的CEO,还是把自己当做一家公司去经营,在与工作本身的关系上,“合作”希望达到的最终目标是代替“工作”;在与自我的关系上,“合作”希望实现的根本目标是“可以选择的自由”。
每个职场新人都无可避免要经历从“鄙视链下游”向上攀爬的过程。过去我对其感到无奈却并不灰心,但现在我明白要更加主动积极,停留在基础水平上的发展无异于原地踏步。如同电子设备上的应用更新,作为一个人的智识系统也总是得换代升级。由规律、有秩序、目标单一、弹性空间强的学习生活走向更加规律、秩序严格、目标多维、忧虑多重的职场生活并没有那么容易。最主要的是身体生理上面临的压迫。你可能感受到身体发出的不适信号,但却无法呼应它;逐渐地,大脑丧失对内在声音的感知,或许是意识的迟钝,或许是身体本身的麻木。而如果选择让身体休息,“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的日子维继下去,心理上的困顿随之浮出。因此,一切皆在选择之中。也许不至于极端的两两对立,但总是一方需要有所牺牲。
刚来此地时的陌生、平静仍记忆犹新,但时间猝不及防,将熟悉的昨日带走,光阴流转行将一载。过渡期宣告结束,明日尚不明朗,但脚步已经迈出,相信埋下决心,终究会踏出一条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