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那声音背后的故事

写东西的时候,我喜欢随便放点背景音乐。周日下午,无意间播放到雷光夏的《黑暗之光》,心忽然一怔,瞬间感觉被疗愈了,真的一下子变得从容起来。

细细回想,自己是有多久没有细细阅读过歌词了?那声音背后的故事呢?


《声音电影》

记得之前看过雷光夏的一个演讲,题目叫做《声音电影》。

她说,

很多人喜欢用拍照做记录,但是对我来说好像声音就是最纯粹的。听到这些声音,温度和气味都一时涌上来,好像那一切景象又可以再被重建。

雷光夏不是一位高产者,她甚至九年才发一张专辑,

她说,

不是为了一个目的要去把这些事情都完成,而是真正要去用每一分每一秒去累积才行。

她想像农夫一样,担任的生产者的角色,真真实实的把种子放到土地里面,让他长出来,看他会长成什么样子。于是她开始收集声音,她的《清晨旅行》里就用到了这些声音。

当再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听到的不仅仅是熟悉旋律,还听到了纽约地铁声,蒙马特孩子的欢笑声,西班牙的马蹄声,大教堂前的众生,台湾的海浪声还有这些声音背后的种种故事。


《Begin Again》

跑步的时候,我喜欢边跑边听。Maroon 5的歌常驻我的循环列表,其中有一首《Lost Stars》。后来我看了《Begin Again》才知道这首歌是专为这部电影创作的。

两个失意的人因为音乐相识,成为彼此的soulmate。他们在天台上、湖面上、纽约的地铁里玩音乐做唱片,尤其是在帝国大厦观光平台录制歌曲的场景实在太帅了!

原来的各种不顺的阴霾,都被音乐所驱散,结尾美好清新,温暖治愈,看完浑身充满了力量~

剧中《Lost Stars》两个版本也各有特色,Keira Knightley清新自然,Adam Levine则余音绕梁。

鬼城皮拉米登

关于这个题目,其实我最先想到是这部记录片:《鬼城皮拉米登》。

皮拉米登是一个前苏联荒废的工业小镇。岛上荒无人烟,只有北极狐北极熊和宁静的雪山。

北欧Efterklang乐队,专门来到这个被遗弃的废墟。在这片土地中,他们动用各种道具,通过各种实验,收集了苏联时期的残响,重新编制,制作了一张专辑《Piramida》。

记录片还用穿插的手法,播放苏联老人的家庭录像,回忆复原当年岛上温馨的画面,孩童的欢笑,热闹的工厂。

专辑中我最喜欢的要数《Dreams Today》,这首音乐背景声音是他们在废墟的木板上来回奔跑的声音,听起来特别带感。


不鳥萬如一在《音乐死了么?》说:“音乐应该有思想,有力量,不应该是附庸。关于音乐的实验,已经和「另类」一样,被晚期资本主义收编了。”

但,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愿意留心多关注"声音背后的故事",纯粹的音乐或许能过活的更长久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