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里有个消息,说太行山里新修了一条漆黑的山路,看着图片上缤纷的色彩,蜿蜒的山路,蓝天下的灯笼柿子,特别心动。上周末,走错了路,这周天气晴好,我决定把它走了。
从石清路上石太高速,秀林口下来,一直往西,过了东柏山村,就是那条路了。路还在完善中,风卷起一缕缕的石灰,直扑人脸,山色黑黢黢。我想,变焦镜头滤镜和电脑,还真是制造美景哈。
但是,上了几个连续的陡坡,拐了几个急弯之后,突然不一样了。我相信,人除了五官之外,一定还有其他的感觉器官,因为,我突然感到内心一动,关掉了音乐,打开天窗,专注起来。
太行山,真的不是花红柳绿的好看,也不是山清水秀的怡人,也不是山花烂漫地赏心悦目。它是深褐色的,偶尔在逆光的山坡,有几点黄绿红的亮色。但是,那褐色并不僵硬,像是流行色大衣,感觉柔和温暖。我想,它的美,在于真实的袒露,在于无言的静默,在于深沉的包容。开着30公里的速度慢慢走,由于山的阔大,就像在一个荒芜的花园散步,各种古朴的原始的静谧的感觉,让人置身事外。
开到枣树沟村,远远传来器乐的演奏,乐声悠扬,哀而不伤,果然是村边的一家在办丧事。我停好车,远远地看。一个石头院子,人群出出入入,吹打完了,就有哀乐,院子里有花圈。正看的出神,一个老大哥远远地喊,闺女,来旅游啊?寒暄几句,知道大哥是去吊丧,我说跟着去看看,大哥爽快的说,行。这家人姓樊,老太爷前天去世了,62岁,今天午后,就要发丧了。门口有人记账,有人出30,有人出50。逝者的棺材放在家门口,我还是小时候见过棺材,比记忆中小。随着几个大哥进去,院里有祭奠台子,逝者的照片,蒸的花饽饽做的贡品,烧纸,随着几个大哥鞠躬。主家还礼,打问我是哪个,已经有人介绍了我,我正尴尬,主家拿来孝布,留我吃席,我推脱不过,就入席了。饭挺丰盛,有鱼有肉有菜有酒有饮料一大桌,大家见我是生人,频频劝我吃。大家话不多,说着家常,例行公事地办事。在我却是别一种心情,逝去的大哥,虽然我们谁也没想到我们会有这样的缘分,但是,在你最后一程,我来送送你,你也请我吃了席,如果有来生,到了那边,我们也算熟人了吧。
吃完饭继续在山里走,半个多小时,走到了头,因为,前边虽然还有路,但是感觉完全两样了。看地图,就在旧关附近,于是,一路高速,不到一小时,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