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琅琅
陪娃写作业,是一项促人“成长”的工作。
本人陪娃写作业近十年,一路走来历经磨难,几经抓狂崩溃。
能静下心写这段文字,全凭真实体悟。
虽然,很多人把陪娃写作业,贴切地称之为是“一种崩溃”。
在此,我要给它定义成“一种幸福”。我觉得在这件事上,宝妈们应该转换思维。
很荣幸,我有两个宝贝,上帝给了我两次“练兵”机会。
01 练手
女儿的小学是在乡下开启的,她同爷爷奶奶生活,我和先生在外谋生。
那会,她很野。欺负爷爷奶奶看不清书本上的小字,很多作业都是胡乱应付。
每次回来看她,拿出的作业错误百出。这点,直接给我下达明确通知:必须立马把这小东西收在身边整治,否则学业定会荒废。
我火速把女儿接到身边,从她一年级的下学期开始,正式开启每天回家陪娃做作业的模式。
女儿底子差。乡下小学与市里的学习节奏几乎没有可比性。
我只得陪女儿重新学习一年级上册的内容,尤其是汉语拼音,它像一座大山挡在女儿面前,我们硬是一个一个给理清了。
女儿回忆,初到我身边的那学期,我就像“恶魔”,每天抓着她读写拼音、做算术题卡。一道题目讲解两遍没弄清楚,就挨骂,甚至挨打。
对此,我真的很抱歉。
当时年轻,只想着学不好的种种后果,非常心急。根本就没有半点心思慢慢来,对孩子的感受,粗暴地弃之不顾,的确不应该呀。
现在,经常听到陪娃写作业的宝妈,大声呵斥小朋友的声音,很想冲过去叫她打住。
告诉她:别心急,慢慢来。
女儿小学换了三所学校。成绩不拔尖,也不落后。
她的学习一直都是我管,与学校的联络沟通、作业检查指导等都是我的工作。
三年级开始作文,我给她“下足了功夫”。用我自创的教学方法,精心陪伴了好长时间,总算是引她找到了感觉,很庆幸女儿作文一直“小菜一碟”,成为她学习中最硬的底气。
数学让她很头痛,对这科一点也不敏感,陪她做后面的附加题,总是闹心得很。
上初中后,她多次跟我说,小学的时候搞什么鬼“鸡兔同笼”。害得我那时起就怕了数学,真不知道编教材的那么心急干什么?“鸡兔同笼”的问题,用初中数学解,根本不是问题,硬要在小学“死磕”。
哎!!
女儿小学三年级开始有英语课程,和别的一年级就开始学英语的孩子差距不只一点点。
为了提高英语成绩,我给她报了班,陪着她一起学,一起练。费尽了心思,到小学毕业都没见成效。
直到初中,遇到一位她非常喜欢的英语老师,点拨她把小学培训班学的英语知识,发挥运用到了极致。中学三年,英语没补过一次课,成绩却一直优秀。
陪女儿做作业,陪到小学毕业。中学后,她住托管,作业也就交给了托管老师。
在这过程中,女儿算是给我“练手”了。因为,这是第一次练娃,没经验。
好在,没练坏。
02 实战
有了“练”女儿的经验垫底,在陪儿子的问题上,我采用的“作战方针”,做了全面优化升级。
首先,根基必须打牢。只有这样,后期才会越来越轻松。
在儿子一年级开学起,我就认真跟进。每次作业全程陪同(因为他不认识字,看不懂题目)。检查到错误,必须弄明白,改正。
一开始就坚持这样,他学习有信心,我陪起来也没那么累。
其次,一定要培养阅读习惯。
有了阅读习惯,作文不用愁、知识面会很广、理解能力也会增强……。
陪他写作业,自然不费神。一不小心,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我在他上一年级前,给儿子讲的故事、读的书不算。就从一年级开始到二年级结束,我整整陪儿子指读了两年课外注音本。
有《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成语故事》等等,前三本反复读了几遍。
我个人认为,一二年级带着指读课外读物益处良多。一满足了他的好奇心、二巩固了拼音、三认识了汉字、四培养了阅读习惯……
再次,务必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这个也是在一开始就立下规矩,做作业的时候就认真做,做好了再去干别的(我女儿,起步没约束,现在就喜欢拖拉。不到关键时刻,绝不放大招)。
儿子在低年级时,回来就做作业,不做完还不吃饭。
三四年级开始,对作业没那么敬畏了,但也绝不搞到要睡了,作业还没完成。
具体我是从他四年级开始,就不完全陪他写作业了,一般是他自己做好了摆那里,我只签字。不管对错,不管有没有写完。
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知道作业是自己的事了。
不仔细检查,做错了,老师几个鲜艳的××打在本子上,确实辣眼睛。
并且,如果作为一个学生,作业都不完成,他肯定那是羞耻,目前还干不了这事。
儿子九月份开学就读六年级,作业的事基本不用管太多了。
女儿现在上高中,一个月才回来一次,“陪娃写作业”成了“过往”。
我,“陪娃写作业”的工作即将结束。
中年妈妈转换战场,与青春期孩子过招或许难度更大吧……
--THE END--
本文作者:琅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二孩宝妈,爱生活,爱文字。用文字书写生活,镌刻时光,让日子充满温情,使生活变得有迹可循。
喜欢我的文章手动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