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随笔1010:嘉靖革新
嘉靖年间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严嵩海瑞和炼丹修仙,出乎意料,嘉靖竟然有革新,主导改革的竟然是明朝那些事中著名的坏蛋张璁,而这次革新给明朝带来了不小的成就。改革有如下几方面措施:
1、加强皇帝的法统。嘉靖的皇位是文臣们选出来的,而且文臣们还不让他认自己的爹妈,就搞出来大礼仪之争,嘉靖几乎是一边修改礼仪一边跟大臣干架最终完胜。
2、罢黜上任皇帝的荒唐政策,例如:遣散朱厚照搜集的美女,废除太监驻守各地方的政策,在明朝嘉靖年间太监在政治中几乎不起作用。
3、清查了天下的土地,由于兼并土地差不多都是由宗王和士大夫阶层进行的,整个阶层实力太强大,没有根据清查出的土地课税。
4、抑制土地兼并,虽然没有大规模处理已经兼并的土地,但是对清查后敢于继续兼并土地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5、获得税源,这个办法挺清新脱俗,给宗王发的粮饷折算成钞票发放,在明朝中后期钞票几乎跟废纸没什么区别,变相的剥夺了宗王的一大部分粮饷,这个政策一直执行到明朝灭亡。
6、安抚流民,由于明朝整体的政治经济环境比较稳定,人口繁衍迅速,到成化年间流民问题已经比较突出了,朱厚照年间已经开始酝酿出了规模比较大的刘六刘七起义,嘉靖年间估计流民垦荒,并对新垦荒土地减税。同事大规模的减轻土地税。在明朝特权阶级土地是不交税的而且他们掌握着国家主要的土地,减税是防止农民继续破产,破产的农民会成为流民,流民会上山造反。这也是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几乎都琢磨怎么从非土地的地方弄钱,只有被忽悠瘸了的崇祯才无休止的增加土地税,导致明朝财政彻底崩溃,流民遍地不可挽回。
7、嘉靖打破了之前历任选拔人才的传统,开展不拘一格降人才,严嵩就是这样选拔出来的,科举议论文中加入了时政。很多人对这个大加赞赏,个人认为真的没必要高估这条改革的作用,嘉靖即位之处就跟整个文官集团对抗,他大量提拔被文官集团边缘化的张璁等人,壮大自己团队的成分更多一些。加入时政内容意义有多大吗,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之前只生活在方圆百里之内,工作内容只有读书,你让他们对于国家大政提出建设意见怎么可能,写的好多半也仅仅是键盘侠,科举考试的重要目的是选拔出可以胜任行政工作的官僚,哪些人是人才是通过在实际工作中各种KPI考核历练选拔出来的。
明朝的特点是没有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概念,几乎每个皇帝执政期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不停的革新,给大明王朝这个操作系统不停的打补丁。不然做为第一个打破古代五千万人口极限的朝代也不可能走过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