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区阳晨
首先,来看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当我们听到一对父母抱怨说孩子小胖太贪吃,去邻居花花家玩总是不经过大人同意就把人家的零食带回来。
这时候,如果我们经常接触顽皮贪吃的孩子,那我们第一反应通常是:小胖太贪吃了。相反,如果我们更多情况下接触到的是热情好客的邻居,那我们的判断可能会大不一样哦。
但无论是以上的哪一种判断,都难以成为让人信服的结论,因为,在判断过程中,我们的线索和考虑的因素都不够全面。
不论承认与否,面对需要做出归因判断的问题时,我们除了经常受基本归因偏差和自我服务偏见等的影响,还常常会无意识地依赖先前的经验对新发生的事物进行归因判断。
那么,我们怎么挣脱感觉和经验的束缚,培养理性归因的能力呢?
目前,在无论是在心理咨询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用的归因方式是凯利三度归因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认为人们倾向于解释发生的事情,并将归因结果涉及的问题分为三个因素: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所处关系或情景。而最终将事情归因于哪一个因素,则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即区别性,一贯性和一致性。
区别性。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一贯性。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应。
一致性。针对人,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动者相同的反应。
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这个图表示:
接下来,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开篇的问题,按照三度归因理论,我们需要再考虑:
一,小胖除了擅自拿花花家零食,还有没有拿过其他邻居家的零食?这是出于“区别性”的考虑。
二,小胖经常擅自拿花花家的零食,可以判断“一贯性”比较好。
三,除了小胖以外,是不是别的小朋友也经常擅自拿花花家的零食?这是对“一致性”的判断。
大家可以对照着上面的归因图表,并根据不同的答复之间的组合,来判断问题应该归因到什么因素上面。
遇到问题,多用这种方式来思考对提高我们思辨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潜意识有它自己的运作方式,很多小事件我们会以最便利的方式去处理,也就是常听说的自动化方式。譬如,刻板印象,又或者是晕轮效应。当我们听到黑人,会迅速但鲁莽的想到粗鲁,而听到冠军又会想到强大等。这些处理很容易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预判。
假设我们平时看待事物,能够多跳出自己固化的思维模式,事情想必会大有改观。既然想要提高自己理性思考的能力,我们不妨经常从身边的小时入手,养成用科学的方法剖析问题的习惯,很有可能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疑惑理顺了,理性归因能力也上来了。
分析到这里,你是不是想起职场上或者学校里,曾经有人神秘兮兮的问过你这样一个问题:
从前,有一个男人,他走到一条河边,发现河里没有海草,然后急忙询问一旁钓鱼的老人,这里以前是否有海草。老人回答这里一直没有见过世海草。男人就大哭起来,说着我对不起你啊某某某,便投河自尽了。老人无力救助,报案后,警察来了,只问了三个问题,就把案件破了。你猜,他问了哪三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现在是不是有点头绪了呢?
文末有参照。
思考中勿看,以免先入为主。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首先,用凯利三度归因分析出案件归因于行动者。
原因:一致性低(其他人不会和他一样),一贯性高(假设他这次没留意到下次经过这里知道了还是很大可能如此),区别性低(在其他河不会)。
然后,确定了问题出在行动者。就可以用5w1h的方式来看
1.我们想知道why。2.when,where已经确定。3.从who, what, how这三方面提问就可以了解事情的全貌。
答案开放,例如:1.某某某和这男人的关系?(亲密的女友,以至于可以为她不要命)。2.他们在这河里发生过什么事?(女人溺水,男人没把她救上来)。3.这女人有什么特征?(长发飘逸=海草)
欢迎提出不同的想法,交流有助提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