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上课,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不高涨,便提议全班针对我刚才所讲的内容组织一场辩论赛。拟好正反双方的题目之后,我要求大家按照学号的单号和双号分开坐,单号是正方,双号作为反方。移动完位置的时候,单号的人数明显少了很多,我就多问了句:“还有谁没有坐到自己的那方呢?”这时,一个姑娘啪合上书,腾站起来,拿起手机坐到最后一排,还瞪了我一眼,依然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对号入座。她这是在赤裸裸的向我挑战。可是,心里面再生气,看到还有一班的人在等着,也不能在课堂上因为她一个人而耽误所有人的时间,因此,也只能风轻云淡,无视她的存在与挑衅。当然,作为师长,我奉劝她一句:“姑娘,做人何必戾气如此之重?再如此下去,悔之晚矣。”
诸如此类目无师长的学生有很多。当然办公室的老师也常常抱怨这种现象,抱怨完之后,我们也只能相互安慰对方。如果每个学生,老师们都和他们斤斤计较,放在心上,恐怕日子就难过很多。大学生不同于小学生,小学生就如一个原始的木头,家庭、学校和社会可以按照他们的想法雕刻,但是大学生早已被雕琢成型,只剩下今后的打磨抛光。如果大学老师还天真的想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为人处世,无异于自讨苦吃。
私底下,我也和关系好的学生讨论过“为什么有些学生从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他们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花钱来这里读书,那么作为教书匠的我们就应该服务于他们,毕竟没有他们学生这个团体的存在,也就不存在教师这个职业。咋一听还挺有理,但高校毕竟属于教育行业,而不隶属于服务行业,所以,学生与老师不是谁服务于谁的关系。“古之学者必有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从幼儿园开始,直至大学甚至研究生、博士生,在整个求学的过程中,能遇到很多老师。所以,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尊师重道。但是,现在有些学生盲目尊崇金钱主义,甚至金钱至上,觉得没有钱办不了的事和没有钱收买不了的人,将一些传统美德掷之脑后。尤记得今年年初,一位大一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我花二十块钱可不上课不?”作为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是该喜还是该忧呢?
其实,老师的愿望很简单——劳有所值。课堂上看见学生们认真听课、做笔记,我们就会很欣慰,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价值,当然这也是一种对我们工作的尊重。如果学生在课堂上除了玩手机,就是睡觉要不就是说话,那么上课激情再高涨的老师,遇到这种情况,情绪也也会越来越低落。到那时学生抱怨老师,老师抱怨学生,如此恶性循环,教育还怎么兴邦呢?针对这种现象,对老师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损失,但是学生呢,是不是丢的东西就比较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