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微课堂之波普艺术(一)

鼎典理念:

让孩子拥有发现美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9.03.24

今日赏析微课堂分享~


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 一种主要源于商业美术形式的艺术风格,又称新写实主义和新达达,其特点是将大众文化的一些细节,如连环画、快餐及印有商标的包装进行放大复制。

    波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纽约发展起来,此时它所反对的抽象表现主义正处于最后的繁荣时期。60年代中期,波普艺术代替了抽象表现主义而成为主流的前卫艺术。在60年代后期,波普艺术开始让位于极简主义艺术和硬边画。


发展历史


    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意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波普艺术


    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艺术家是理查德·汉密尔顿。1956年,他在首届“这是明天”的个人展览会上陈列出握有“POP”字母的网球运动员的拼集作品。这幅作品成了波普艺术的一面旗帜。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

    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略晚于英国,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他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1965年在密尔沃基艺术中心举办的一次波普艺术展览即以“波普艺术与美国传统”为题。集合艺术和偶发艺术一般也认为是波普艺术的两个支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