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淮阴人,出身于落魄贵族之家,屡不得志。后因萧何的极力举荐,被任命为大将军,帮助刘邦扫灭强敌,平定天下。毫不夸张地说,刘邦的天下一半都是由韩信打下来的。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后来却因谋反的罪名被诛杀,是什么原因导致韩信的悲剧命运呢?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韩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自卑而清高
韩信是一个落魄的贵族,年少时因贫困常常在别人家吃白食,当时的人都很看不起他,这样的境遇使得韩信的性格变得自卑,敏感,脆弱。
这种性格特点也体现在他为项羽效力的时候,因为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感觉自己的才能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便逃走了。
而到刘邦的阵营也非一帆风顺,虽然得到夏侯婴的欣赏,但刘邦并没有觉得他有什么出众的才能,只给他一个小官做。韩信再次感觉自己的才能受到了侮辱,又逃走了。
萧何因为之前与韩信有过多次谈话,深知此人的才干,来不及禀报汉王亲自把韩信追回,并力荐给刘邦,说:“韩信非一般人物,许将军之位亦不能留住此人”。刘邦说:“那就任命他做大将军”。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韩信认为只有大将军之位才能匹配他的能力,可见其人性格高傲,非常看重面子,典型的落魄贵族特征。
政治上的不成熟
对于政治上的不成熟,似乎是大多数武将的通病,前有白起、李牧,后有岳飞、袁崇焕,韩信自然也不例外。
在韩信平定了齐国之后,曾向刘邦打了一份报告,大意是:“齐国现在的局势尚不稳定,请允许我当个代理齐王”。这时候处境对汉军非常不利,在这种危急关头要求封王,不就是等于在要挟刘邦?刘邦会怎么想?虽然后来刘邦封了韩信做真齐王,但这是极不情愿的,这是韩信政治不成熟的第一个表现。
第二个表现是在蒯通劝韩信自立的时候,大意是:“你(韩信)之所以能活到现在,就是因为项王还存在。如果项王今天被消灭,你的死期也就不远了。你和项王有旧交情,何不反汉和楚,三分天下,自立为王呢”!韩信回应:“汉王对我有恩,吾不忍叛之”。在这一点上,体现了韩信知恩图报的性格,他认为汉王对他有恩,他就该报答汉王。
但他不知道,一旦刘邦得了天下,第一个就会拿他开刀,因为他功高震主。还有一点更重要,就是韩信手中握有兵权,对于刘邦来讲,这就是个威胁,是自己身边的定时炸弹,说不好哪天会爆炸。所以韩信活着一天,自己就得提心吊胆一天,只有把这颗定时炸弹给除掉,才会心安。
第三个不成熟的方面是表现在刘邦统一之后,有次问韩信:“你觉得我能带兵多少”?韩信答:“最多十万”。刘邦不解地问:“那你呢”?韩信自豪地说:“多多益善”。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不是打不过你?”韩信说:“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士们是专门训练士兵的。”虽然后几句话拍了刘邦的马屁,但刘邦心里明显不是滋味。
韩信的错误是不该显示得比领导厉害,不懂得给领导留面子。可能在韩信心里认为自己为刘氏集团做了这么大的贡献,刘邦最起码也要给我加官进爵,更不该杀了我。只是韩信不知道,刘邦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权谋高手。
汉十年(前197年)韩信被吕雉用计诛杀于长乐宫。韩信是一个悲剧人物,悲剧人物必有其悲剧性格,自卑、清高到后来变得自大,不把人放在眼里,不通人情事故,在政治方面又表现得极不成熟。”性格决定命运”,有时候害死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学道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