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研究生进街道任职真的好吗?

近日,一份杭州市余杭区2018年的招聘公示突然被翻出并在网络上爆棚,各大媒体纷纷发文评价。在这份招聘公示中我们看到,招聘岗位很普通,但招聘到人却是清一色的清华、北大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其中有8人(含2位博士)被招聘到街道办事处的综合管理岗位。

从舆论反映来看,对这一事件普遍持赞同意见,一是对招聘单位眼光高远重视人才,高起点、高标准配备人才,高薪招聘清华北大毕业生这种做法很认可;二是对清华北大毕业生“下嫁”街道这种就业观表示赞许。

然而,仔细看看这份公示名单,却发现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毕业生,如地球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等,读了硕士、博士,国家花费巨额费用培养,却刚学成就转行,这不仅不符合基本的人才管理理念:把合适的人做到最合适的岗位,人尽其才,是人才使用上的浪费,更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的招聘虽是个别现象,但与中国的国情不符,也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不值得宣传和推崇。

首先,这是人才资源的浪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源都这样浪费,何况浪费的还是第一资源里的优质资源,其他资源浪费不会更大吗?中国经济现处于高质量发展时期,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人才和高质量的用人理念,而不是简单粗放的哄动效应。尽管现在大学毕业生很多,就业压力很大,但国家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还是非常缺乏,这个时候就把一些高端优质的人力资源降格使用,让学有所长的硕士、博士去做本科生、甚至专科生就能做好的工作,无疑是拿高射炮打蚊子。而且让这些学有所长的硕士、博士去做基本与专业无关的事,若又不能用其所长的话,未必对他们个人职业发展有利,对余杭这批清华北大的职业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其次,这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清华北大研究生进街道就职,表面上看,浪费的是人才资源,其实真正浪费的还有教育资源。中国的教育资源仍处于稀缺阶段,还有不少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都困难,别说读研了。而国家花费巨额费用培养出的清华北大研究生,却与培养目标不符,岂不是浪费优质的教育资源吗?如果都像杭州余杭区这样招聘,一个区就招聘几十甚至上百的清华北大毕业生,全国2000多个县区,国家需要建多少清华北大才能满足需要?

再次,国家和地方财政资源的浪费。余杭经济发展,实力雄厚,能用38万年薪招聘街道工作人员,但是否对这些岗位做过评估,真需要这么高的薪资才能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吗?同样的岗位,清华北大生离开以后,还会这么高薪吗?招聘方如果不是限定非清华北大生不招,面向全国也许能招聘到比现到岗人员更好的人才,而且也不要这么高薪。这样的招聘无形抬高人力资源成本,容易形成攀比和连锁反应,造成更大的浪费,纳税人会同意吗?广阔的中西部地区能承受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