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地生会考终于告一段落,孩子们身上的那座大山轰然倒塌,孩子们一身轻松,校园里一派欢声笑语,大家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就连老师们也如释重负般的伸伸懒腰,眺望天空,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
作为首席导师的我并没有高兴太久,因为我知道,这只是学生学习的万里长征中的一小步,考完试之后我需要及时地召开一个主题班会,去和孩子们一起总结、反思、提升。
根据年级的要求,班会的时间定于当天下午第一节。班会伊始,先祝贺同学们越过了他们人生中第一道小的门槛,战胜了第一个小的困难,无论结果好与坏,他们经历了、尝试了、努力了、也哭过了、笑过了,他们就是成功的。这也印证了赵校长的学习过程论。我也和孩子们讲学习过程轮,这次地生会考,考试只是一个阶段性检验,最为重要的还是我们准备考试的过程,就像是攀岩,最重要的不是登顶,最重要的是登顶的过程,你做出的每一次尝试,走出的每一步,受的每一次伤,遇到的每一个挫折都将会提升自己生命力。
班会的内容分为三部分:1.学习之法。2. 整顿班风。3. 强调综合素质评价。本文重点讲述学习之法。
关于学习之法我给孩子们讲到:
特种部队里有句非常出名口号“对祖国的绝对忠诚,必胜的绝对信念,高于对手的绝对标准”,在学习上也有三条“基础、问题、竞争”。“基础”是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同时也是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拿英语来说,记单词,读课文,阅读和写作,这些都是基本功,如果这些都做不到,后面的根本想都不用想,这个阶段做好,你已经能超越百分之八十的人了。“问题”要求你们带着问题入课堂,所以课前准备特别重要,你要提前做好充分的预习,上课的时候听讲也会有所侧重,这时候的你,已经将课堂的主动权掌握在了手中。张楚廷教授强调:“能够带上满口袋问题走进课堂的课,算好课,能够在课堂上唤起学生也生问,发问,提问的课,算更好的课,能够唤起学生提问居然被学生的问题问倒的课算是最好的课。”我希望大家师生配合好,让我们上一堂好课。一定要把握好课堂的45分钟,学会听课而且学会思考。有研究表明:上课以理解为基础听课的学生,要比把老师所讲的都记下来而不去思考的学生收获的多得多。要多和同学交流,多提出问题,平时多给别人讲题。孔子提出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世界上最顶级的学习思维就是抱着给别人讲的态度去学习。《礼记.学记》明确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陶行知先生也指出:“为学而学不如为教学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做到了这一步,你已经能超越百分之九十八的人了,这一步叫做精进。最后一步是“竞争”,这是你走向极致的最后一步,其实就是给自己找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身边的具体的人。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无穷的发自内心的源源不断的动力,面对这个目标,每天都去观察,抚摸,把它装在心里,记在脑海里。你去观察他,模仿他,最后超越他!这就是你们学习的极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