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双态IT架构研讨会》分享

上周四应邀参加了嘉为举办的《企业双态IT架构研讨会》,收获颇丰,现分享如下:


讲座老师是嘉为何世晓老师,何老师是国内最早一批学习Linux人员,是红帽Linux的专家,


一、企业IT架构发展

何老师从1946年2月14日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讲起,介绍了计算机自诞生以来,系统架构的发展变化,

计算机几个大的模块,计算模块,内存模块、存储模块,网络通讯模块其实是一直不变的,

只是随着系统越来越强大,对系统要求越来越高,系统架构变得越来越复杂。


虚拟化


对系统架构的评估,有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系统可用性,目前国家A类标准要求可用性是99.99%,即每年最多宕机52.5分钟。

面对如此高的标准,甚至比这还高的99.999%标准,传统的不断提升单机性能,单机稳定性的方式越来越显得力不存心,

于是发展起来的是虚拟化,计算机虚拟化可以理解为将一台计算机浓缩成一个文件,文件可以自由地从一个设备复制到另外一个设备,硬件出现故障时,虚拟平台可以智能实现将虚拟机从一台服务器“漂移”到另外一台服务器,从而实现计算与硬件的完美解耦。


云化

随着计算机升级换代速度加快,系统复杂度和维护成本不断提升,很多企业倾向于不再自建系统,而用外部租赁的系统,

提供这种按使用付费,可随意调整使用量的系统租赁服务叫做“公有云服务”,“公有云”让人们像使用水,电一样使用计算资源。


“云”服务按照提供服务的成熟度可分为三类,

一类为IaaS,

即基础架构服务,可以理解为“原材料”级别,提供纯粹的计算、存储、网络服务,典型应用如“Amazon EC2”。

二类为PaaS,

即平台服务,可以理解为“半成品”级别,提供一个系统平台,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在上面开发出自己的应用,典型应用如“Google App Engine”.

三类为SaaS,

即软件服务,可以理解为“成品”级别,该级别服务注册即可使用,完全不用考虑软件问题,典型应用如“Saleforce.com”.

“云”系统提供海量、不间断的服务,有极高的可靠性,可用性要求,而企业也可以参考公有云的架构,建设自己的“私有云”。


二、系统架构的演化


系统架构的演化,整体上经历了从纵向发展到横向扩展的一个过程。

最开始的计算机一个CPU,一个内存,一个硬盘,速度不够了,那就多核,多核还是不够,那就多个CPU,内存不足了,就增加内存容量,再不行就加多根内存条,硬盘也一样,开始一个硬盘空间不断增加,后面变成加多个硬盘,甚至变成一个硬盘笼子。

这样慢慢的,单台计算机越来越强大,人们发现,这样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可用性无法继续提升了。

从而发展出多台计算机协作的架构,一些计算机专门负责提供大量接入内存 ,另外一些计算机组合在一起专门负责高速计算,还有一些计算机则专门负责提供提供大存储空间。


最终系统架构发展成像下面这个样子




三、双态IT架构的思维逻辑



四、双态IT架构下IT面临的挑战


一般企业由于发展新的系统同时,旧的系统还存在,往往同时保有两套IT系统架构,旧的应用如ERP系统还用传统架构,而新上线的应用如电商系统、邮件系统则可能建设在用互联网思维架构的“私有云”上。

维护这样双态IT架构系统,对企业IT运维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有专业的知识维护少数重要的传统架构系统,另一方面需要用互联网思维,走标准化,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的道路,以实现高效维护大量互联网架构的系统。

I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个IT从业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才能不断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归房就寝,常不免于熬夜,其实到12点就够了。 #初开#
    仇志飞阅读 1,287评论 0 0
  • 是啊,许洺安不会懂得薛璨的悲伤。就算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弟。 许妈妈当初选择离开薛家,和许洺安父亲结合的那一天,不幸...
    穆和清风阅读 2,087评论 2 0
  • 我对酒的记忆很深远,小时候便醉过,高中麦收时,啤酒兑冰块是美好的回忆。再长一些,酒变成交流的媒介,喝得慢慢多起来,...
    牛粪茶壶阅读 3,520评论 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