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作家作品中,我觉得沈从文先生的文字读来轻松,朴实的言语里透着哲理,清新的语句中描述的世界,令人惊艳而神秘。
《边城》就是他的代表作,并且很充分地彰显着以上两点。
我以前不爱读现当代作品,对颇多一部分人的作品甚至敬而远之,如胡适之。
前一段时间,重新拿起现当代文学史,却发现了不少曾经忽略掉的东西。
《边城》就是我开启重读计划的第一部。
关于老船夫、翠翠、傩送,高中语文课本中节选的那篇,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我独爱先生的白描:
雨后放晴的天气,日头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点儿力量。溪边芦苇水杨柳,菜园中菜蔬,莫不繁荣滋茂,带着一分有野性的生气。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皆作声。枝头新蝉声音虽不成腔却已渐渐宏大。两山深翠逼人的竹篁中,有黄鸟与竹雀杜鹃交递鸣叫。
简单的词语组合在一起,湘西河滩头的景色就如同绵延而过的江水,自然而然地摊在面前。我十分喜爱这样的描写。
当再去完整地读过,当初关于《边城》的既定印象基本被推翻,翠翠和傩送之间的爱情故事,在茶峒这片天地间,像是一个配角。爷孙俩之间的浓郁的亲情,山民之间洋溢的人性光辉,吸引着我,想去那片天地走一走、看一看、坐一坐。
命运是什么?
爱情是一切吗?
女性在遭遇爱情后萌发的是后来解读的反抗意识?
多一些经历,对生活和事件就多一些顿悟,阅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体会。
重读《边城》,我特别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