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韩信带兵竟扬言“多多益善”

关于带兵这个问题,韩信曾指出汉高祖刘邦能带十万人马,而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时,韩信淡定自若地回答“多多益善”,而历史事实也证明韩信带兵不论多少,都能用起来如同运用自己的臂膀一样挥洒自如。韩信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读《孙子兵法》我总结如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治众如治寡,这说的是一个管理学中组织架构问题,不论多么庞大的一个集体,都需要放到这个组织架构里面去管理,否则集体就容易产生混乱。林彪的“一点两面三三制”战术思想在我军的战争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其中的“三三制”战术原则讲的是一个战斗班分为三个战斗组,每个战斗组大概三个人,而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进攻时成三角形布置,这样进攻-支援-掩护能够相互配合,实际战斗中群指挥员指挥班长,班长指挥组长,组长指挥战斗员,这样不论是哪一级指挥员所指挥的对象仅有三个人,这样看来不论多么庞大的队伍,我们只需要管理好几个人就足够了,治众如治寡的道理显而易见。

    但是不同级别的管理者要求拥有不同级别的素质,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担起相应的重担,这就涉及到一个选人用人的问题。

    知人善任,方能担起重任。谁适合在什么位置上,是指挥员必须考虑的问题,否则庞大的指挥管理链条可能会在中间一些不能担起重任的那一处断裂。长平之战,赵括纸上谈兵,不能打仗,廉颇知道,蔺相如知道,赵括死去的父亲知道,赵括的母亲知道,就两个人不知道,一个是赵括自己不知道,二是赵王不知道,四十万人的生命,就这么断送了。汉高祖刘邦死后,匈奴单于冒顿写信轻薄吕后,吕后大怒,想发兵讨伐。樊哙激情演说:“给我十万兵马,横扫匈奴!”大家都附和要打。季布大喝道:“樊哙可斩也!当年高祖三十万大军还在白登被围,陈平用计讲和才放回来,樊哙比高祖还厉害吗?”吕后冷静下来,给冒顿回了一封不卑不亢的信,还是和亲友好。假如没有季布劝说,吕后是否会任用樊哙去攻打当时实际雄厚的冒顿呢?

    知人善任,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才能使组织机构运行畅通,而作为指挥者在选好人用好人之后,如何才能在高效发挥好指挥功效呢?

   灭人欲即人欲,灭不合理的欲望,满足合理的欲望,了解下属的欲望,想办法使上下同心。曹操伐东吴,孙权开会讨论战还是降,群臣都说打不过,刘琮都降了,安排得还挺好,咱们也降了算了,跟他谈个好条件。鲁肃趁孙权上厕所的时候跟出去,对孙权说:“主公,我们都可以降,您不能降。”孙权问为什么。鲁肃说:“我们做臣子的,换个主公,还是一样做官,降了,家财利禄都有保障。您降了,做什么官呢?”孙权就明白了,必须战。鲁肃最明白大家各自的想法,孙权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要有预料,他应该许诺群臣以合理利益,上下同心决一死战。身为指挥员应该做到换位思考,明白属下在想什么,想要什么,缺什么,困难是什么,这样才能找到上下戮力同心的方式方法。

    相信大将指挥千军万马以上三点是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搜索 composer search lavarel 2.下载框架 composer create-proje...
    孟维学阅读 1,486评论 0 0
  • 昨晚,朋友晴私信我,说最近遇到一点郁闷的事情。 原来是她某个亲戚的女儿,因为照顾读初三的孩子的饮食起居,特意在镇上...
    不吃糖女士阅读 3,741评论 1 1
  • 这个系列的文章翻译自www.hackingwithswift.com的教程,本想通过不太蹩脚的英语自学swift开...
    lbhw阅读 1,648评论 2 0
  • 雾霭沉沉,楚崖再次陷入那个梦境,不消一会儿,梦境似乎比之间更加明朗,感觉也愈加清晰,他知道这只是个梦,但无论怎样挣...
    慕南方阅读 2,118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