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读库》的上海浮生感受颇多,首先是看到了一个农民在上海生存的生存困境和奋斗。其实还很震撼的,因为这个世界不像我们当学生时代想的那么美好,很多时候就要让位于现实。社会上不可避免存在缺陷,同时人们都是趋利的主体。而你自己在这些中,不可避免存在,丧失你自己的追求和甚至信任你的人情。突然觉得长大实实在在是个很悲哀的事情,特别是在大城市奋斗。我始始终终还是个小镇青年,我第一次对自己所信仰的东西产生怀疑,我果然还是一直局限再一个小地方,视野过于狭小,精神寄托也没有。突然很有危机感,就像一个乡下人局促站在城市边缘上。
很多时候我都是对看文章联系自己处境,描写的往往也是主观的东西。今天我想想谈谈他的风格。首先他将视野放在我们平时很少关注的人群,农民工,而且也是本人书写。其次,这个人物并不是那种十分正直的人,甚至有点狡猾,却往往能看到真实。但实实在在的这个人命运令人悲哀,他奋斗在上海却仍是个异乡人的身份。他不能算成功。用语也较为原生态。
可能第一次看这种非虚构文学吧,读后,很震撼,也很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