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毛郠夫人:
我喜欢阅读。但是相比翻开一本书,更喜欢到大自然中去发现属于自己的智慧。去大自然中融入自己的生命。大自然里面包含了生命一切的智慧,也可以使自己原本不完美的生命渐趋圆融。
有时,不要有那么多的思想。可是,又不能毫无思想。没有思想的人是个死人。作为一个活人,思绪应该像流水一般始终流淌着。可以慢,可以快。但不能停止。更不能长久的停止。不流动的水是死的,会发臭。唯有不断流动着的水,生生不息的水,才可饮用。生命必须如活水。可被饮用。否则就会腐烂。不要停止行动,也不要停止思维。
在行走中,我越来越清醒。浑身发热。在阳光下。在一阵阵的风中。在不停地行走中。我感受到自我征服的快乐。
一早,在信中问一个人,你在写作中有什么感受吗?他说没有任何感觉。但他一部接着一部地写。而我,每一段文字都给我带来极大的感受。与文字的纠缠,如同深情地恋爱。有时也会给我带来心痛的感觉。但只是短暂的心痛。因为真实地爱着。因为意识到自己即使失去一切也不能失去它。于是去与一切抗争。尽管我的抗争在大多数时候更像是一种接受。然而这种接受,是积蓄一种更大的能量。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以至于可以与一切人为的去抗争。是的,人为的。我从不与自然抗争。在自然面前,我只有顺服。
今天的风,不大不小,吹在身上正好。令人清醒。这样的风,令河面碧波荡漾。它将漂浮到河面的白色柳絮荡向岸的两侧。大自然总是有自我净化的能力。要永不停止向自然学习,思绪便永不枯竭。大自然是人类生命与智慧的源头。亘古不变。
这个世界存在着美好,当然也存在着丑陋。就如这个世界有人喜欢去呈现美好,而有人却喜欢去呈现丑陋。面对同样的风景,有人捕捉每一个美好的瞬间,而有人从不愿意落下任何一处破败。有人拍下的画面如同身处天堂,而有人拍下的场景如同置身地狱。
人与人是多么不同啊!然而不同的不仅仅是五官的构造与比例,更是每个人面对近乎相同的世界,相同的事件,所做出的不同反应与反馈。有人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喜乐与安宁,而有人惴惴不安愤世嫉俗生不如死。
清晨醒来也可以躺在床上继续睡懒觉,浑浑噩噩地睡到日上三竿。可是那样的人生,于我毫无意义。有人不明白一个女人为什么要那么勤奋,那么辛苦?为什么不睡懒觉,就像我常常不明白一个人为什么要睡懒觉?既然已经醒了,为什么不离开床?
不过我也并不从早到晚地清醒着。大概是春困秋乏。这几天来,每当用完早餐,总是有一种昏沉袭来。原打算立刻坐到书桌前写东西。但一次又一次地中断。不想在一种混沌的思绪中写下任何文字。不想自欺欺人。不想用不知所云的文字去麻痹自己也麻痹别人。也许我最大的罪恶,就是每一个文字都太清醒。但是性格决定了我情愿痛到极点还忍着,也不愿无病呻吟。
就像同样面对昏沉,有人会回到床上,而我将自己一把推入到冷风之中。让风吹醒自己,让光照亮自己。而不是让自己重新回到黑暗与昏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