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学生时代,有一次周末去表姐那里玩,表姐和表姐夫刚结婚不久,在城市里有稳定的工作,租房住,一室一厅带厨卫,对于靠自己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不差的了。我至今还记得自己当天的日记,详细记载了对他们家的印象和感触:房间物品凌乱,沙发上堆放着过期的报纸和书籍,厨房的油烟机似乎能滴下现成的油用来炒菜······我在结尾感触:我一定要以此为戒,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我未来的家必须是洁净的,舒适的,温馨的。
时过境迁,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一段日记,竟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触。特别是重读最后的那一句话,当年的自己看似成熟有想法,却是缺乏生活历练的表现。因为美好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你热爱生活,生活就一定实时的回报你阳光。
其实在两年后,我就大学毕业开始真正接触生活走入社会了。因为工作时间属于倒班的岗位,单位领导把更多的白班机会给了有家室的或者有孩子的大龄同事,像我们这种刚出校门的年轻人正缺乏锻炼,天天夜班让你的生物钟都分不清白天黑夜。休息时间都在补觉,最大的爱好也变成睡觉。所谓的家,就是在城中村一间能放得下窄床,有地方上洗手间的套间,充其量也只是睡觉的场所而已,压根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想生活质量的问题。相比之下,自翊要热爱生活的我比当年表姐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
后来有了男朋友,他在北京读书,只是不相信异地恋,想用心的经营一份感情,排除万难的去了北京工作。生活仍旧谈不上有质量,甚至成为我有生以来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日复一日的上班,工作却不是自己喜欢和热爱的事业,只是单纯为了维持生活的那一份微薄的工资。我深刻体验了一个外地人在最排外的首都北京的生活:害怕失业,每天超过一个小时的车程上下班,说着客户和同事们都勉强忍受的南方普通话,听着快得根本不明就里的京味卷舌音,生活圈子里基本上没有亲人朋友。偶尔的快乐很快淹没在琐碎的柴米油盐的呆板的生活中,我能感觉自己在数着日子过生活,等着他能快点毕业,生活质量能更好一点,生活能更有趣一点。多年后,北京的经历就成为这样一个缩影:在寒冬的五点半,我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空气中能看到自己呼出的热气,背着重重的工作包等公交车,里面有中午的便当,很多时候还能隐约看得见东边的启明星。我不止一次流着眼泪在心里问自己,什么时候能过一种不需要为了钱去工作的生活——在当时的我看来,这也许就是自己对生活质量的最高要求了。
像大多数平凡的女孩一样,我被生活急促的追赶着前行,顾不上思考和回头看一眼来时的路,遇到的分叉路口也都被堵得只剩一个方向,这样的生活反而过得很快。从2007年年底到2010年,我完成了结婚生子、回乡定居、买房搬家等一系列的人生大事。回到长沙,我觉得生活至少变得温暖了,有了亲情的温度。能在周末的时候开车回到妈妈的身边吃一顿饭;能凭着自己的任性的心参加某些同学聚会;能约着闺蜜和姐姐妹妹们去逛街;能在阳台上和家人聊着天喝着茶······生活越来越好,人生渐入佳境,内心变得成熟和饱满,时常能感觉到幸福和温馨。在这一阶段,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悟:原来结束奔波,回归安定,在生活质量的层次中是多么关键的境界。只是:如果你不曾离开,就感觉不到相聚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陆毅和鲍蕾在16年前写下他们的心愿:认真相爱到永久,拥有自己的大房子。于是,我们在《爸爸去哪儿》的节目中除了看到他两个女儿的生活外,无意中还发现了他家品味独特的豪宅。其实,在八卦媒体的镜头下,他家的高端别墅还不止一两处。我猜想,在他看来,生活的品质一定是建立在舒适的住宅空间,一定是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一定跟一个甜蜜的家有关。所有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都有家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如今的我再读关于表姐的家和生活质量的那一段日记:凌乱的房间物品散发着自由的气息,沙发上堆放着的报纸和书籍席卷着主人的性格,连厨房里滴油的油烟机我也能闻到家温馨的味道。也许,到了年逾古稀的时候,我们会猛然发现生活品质,难道不就是在于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宁静和祥和吗? 因为,生活从来都是自己的生活,生活品质与你的心紧紧相连。
百味人生,长长短短,每一段人生故事都有着各自的精彩和色彩。生活质量原本没有什么标准可言:经历过一些曲折,反而容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自己无怨无悔争取过的日子一定就是最接近理想中关乎品质的生活。
写于2015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