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总是容易相信谣言?


概览 (3803字)

1、为什么存在谣言,为什么人们容易相信谣言?

2、影响谣言传播影响力的因素;

3、谣言的制造与传播机制;

4、如何辨别是谣言还是真相?

5、题内话。

首先来看下这些言你有没有中招:

· 千滚水致癌

· 手机快没电时辐射增千倍

· 八旬老太吃十五颗枣心脏骤停

· 吃海鲜不能配啤酒 · 非典、禽流感及此次新型肺炎时传言各地区下午四点到五点飞机撒药

· 传言双黄连口服液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导致半夜数千米长队疯抢双黄连口服液,兽用药也售罄,连板蓝根、藿香正气口服液甚至莲蓉月饼也不放过。

无论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流言和谣言都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一种以信息传播为特征的集群行为。 那么为什么谣言总是易于产生与传播?

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人内心深处的恐惧,紧张和焦虑,是滋生恐怖威胁类谣言的土壤。

一般来说这类谣言的主角和传播者,是对立冲突的关系。通常是弱者谣言强者如何可怕,强者谣言弱者如何卑劣。 这类谣言是不可能消失的,只要有压迫和不平等的关系。

第二,人们无法轻易达成的渴望,是滋生白日梦类谣言的动机。

人们其实清楚,某种渴望是很难实现的,或者很难直接说出来,就会通过谣言的包装——比如,每到年底发奖金的时候,网络上就会谣传“某某公司听说发了48个月薪水啊!”。

这几天盛传的一些谣言,也可以归结于此。新型肺炎极强的传染性,初期政府等官方媒体的保守态度,医疗物资严重短缺,治疗方案测试、防控措施等的滞后都给大众造成极大的恐慌,对政府、媒体、专家普遍都有一种心理上的期待。集体性的焦虑,谣言成了一种解释。一个群体的焦虑感越集中,人们就越有可能开始制造谣言,目的就是想把那些吓人而又不确定的情况搞清楚。另外对于现状的不满也急需宣泄的出口,滋生出各种负面情绪和不实的“有图有真相”。

传播学者克罗斯提出这一公式: 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

谣言的影响力有多大,既取决于真实信息的透明度,也取决于受众的判断水平。

一件事情之所以引起谣言,说明它有一定的重要性和模糊性,且事件和人们切身利益相关度越高,信息不确定性越大,谣言滋生传播的空间就越大。

【事件的重要性】指内容方面,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关注度,从而有着很强的敏感度。

【事件的模糊性】是指传播的透明度和渠道。往往谣言的信息来源、编排内容都较为模糊,且不是由官方渠道发布。

【注意】近年来网络传播的谣言中,往往编排得“看似真实”,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等写得很详细,这样高仿真的信息易于被接收信任,从而引发广泛传播。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对公众的重要性并不单单取决于其对生命的危害程度,也在相当的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不可控性,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恐慌程度。城市尤其是大都市中人口密集的居住和生活方式,使得主要通过飞沫的传染途径,后证实接触也会传染,具有了相当程度的个人不可控性,提高了事件本身的严重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众需要的是有关事件的清晰说明,借此来了解事件的严重性,确定自己的对应行为,而有关这一事件的信息的模糊则会增加人们通过议论获得某种合理性解释的动机。 但是,传播初期,主流媒体或集体“失语”或含糊其辞或片面论断,不但未能使公众了解事件的真相,反而加剧了人们的恐慌。

· 有两点需要指出:

其一,主流媒体的缺席及由此导致的信息的模糊,使人们在疑问的同时增加了通过相互议论获得解释的动机;

其二,在相当的程度上主流媒体的开口说话,是传言“逼迫”的结果。传言对问题及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它迫使主流媒体必须对此给予证实或证伪。

传言制造过程中存在着认知、判断和行为的歪曲与畸变。

【认知的歪曲】是由观察或信息的错误造成的,此时无论是传言的制造者还是传播者主观上对传言本身是深信不疑的,因为他的想法或信念直接来自这种观察或信息。 在主流媒体不能及时有效地报道事件,甚至对事件本身也讳莫如深的情况下,人们自然就会产生自发的解释和议论动机。 在传播者看来,这种解释和议论并非都是荒谬的,因为它所凭借的是自己的体验、观察或朋友间的“可靠”消息,事实上,这每一方面又都存在着认知歪曲的可能性。重要的是,无论流言或是谣言,它都不是个人智力游戏的结果,而是群体议论和传播的结果。 正是因为一方面主流媒体的信息匮乏,另一方面公众的求知欲太强,这两面合围造成了传播的某种畸变即传言的产生。

【判断的歪曲】是通过对观察尤其是获知的信息的不当判断造成的。对一些原本具有较强的理性意识的人来说,他们原本未必相信各种传言,但是当面临新的信息和新的情况时,他们的判断可能出现失误,并因为这种失误而导致他们相信甚而传播各种传言。

【行为的歪曲】因行为的歪曲而制造的传言大多可以划分到有意捏造的谣言中。在这类传播者中,相当多的人对自己传播的信息主观上是不信的,但客观上他们却对传播这类谣言乐此不疲。

根据传播者的主观动机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这一类型划分为两个亚型,即:功利性歪曲、表意性歪曲。

功利性歪曲: 指谣言的制造者或传播者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动机。 功利性歪曲出现在各地的商贩身上,其基本手法无非是在蛊惑病毒传染性和杀伤力的同时,夸大自己所售商品的紧缺性,或自己所售药品的有效性,以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显然,这种功利性歪曲对各地尤其是食品和药品抢购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表意性歪曲: 一般没有明确的政治或经济动机,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或强化行动者的情绪,而不是为了影响外部情境”,用通俗的说法说就是为了“过瘾”。单纯的“过瘾”或“宣泄”而乱发网络谣言的人并不少见。

传言传播过程中的畸变

1.削平: 再传者会按自己理解,将接受到的信息中不合理部分直接削去,重新编排,使之变得“更短、更明确、更容易被理解和传告”,也容易吸引他人。

2.磨尖: 指的是从大量的背景材料中选择数量有限的细节加以知觉、记忆和传播的现象。 和削平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削平的互补过程。这两者中任何一个都不会脱离另一个而存在,因为经过削平以后的谣言所剩下的不多的内容正好不可避免地被突出了。

大众最为关注的与疫情有关的信息前5位依次为:最新的疫情数字、医学进展、预防知识和措施、所在城市的疫情信息,以及身边的疫情信息。最容易为传播者磨尖的传言内容,也恰恰是公众最为关注的那些信息。因为公众对这类信息最为关注,在未能获得正确信息时,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保留这类信息并获得合理化解释的动机也就越强。

3.同化: 在传言的传播过程中,人们会依照自己或群体的习惯、兴趣、希望、担忧、预期、常识、传统以及文化价值观等来进行信息的取舍和细节的再造。所以谣言通常都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心理接受基础。

所以以下这些方式制造出的不实言论就频繁出现与广泛传播: 杜撰捏造无中生有、危言耸听夸大事实 断章取义缺乏依据、错误归因或强加联系。

古语说“谣言止于智者”,对于今天的我们,应该让谣言止于自己。以下的几种方式可以辨别出绝大多数的传言真伪。

1.根据来源判断 非官方主流媒体,无消息来源或经由日常发消息很少、发消息和日常生活关系不大的微博号、新注册的号、粉丝朋友很少的号扩散的消息一般不可信。

凡是打着“我朋友说”、“我同学他二舅的领导说”、“政府内部的亲戚说” 这类而不指名具体人物、时间、地点的,百分之90以上是谣言。

多关注官方信息,了解一下当前报道情况,有些行业或部门发现有谣言的话,都会及时澄清。

2.根据常识判断 根据常识进行合理的逻辑推测,很多流传已久的谣言不难发现明显违背常理。

3.相信权威专家,但不要盲目迷信,尤其不要断章取义、误读曲解权威人士的言辞和发布的研究成果。

4.保持客观,冷静,不贪小便宜。

5.不从众不凑热闹 对突发的信息、 “热帖”,不凑热闹。凡是谣言帖,都喜欢利用人们猎奇的心理,把标题搞得耸人听闻。

【题内话】 关于防疫的状况,是“过度恐慌”和“过度乐观”两种情绪都存在,这也为谣言传播创造了空间,加大了辟谣的难度。

谣言制造者还有一个目的:先制造大量恐慌性谣言,等辟谣的言论出来之后,则又可能让公众走向另一个极端——“你看不都是谣言嘛,实际没有那么可怕”。 造谣者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制造舆情的分裂。无论公众过于恐慌,还是过于疏忽,他们的目的就都达到了。

从谣言制造者这一方来说,动机是复杂多样的:

有人通过谣言来宣泄个人恩怨,但只停留于当事人或者相关利益圈子彼此之间的纠缠;

有人是由于畸形的自我表现欲和发表欲,而导致把道听途说的事情放上网络,从而变形为谣言;

有人则为了经济效益,故意夸大或扭曲事实,制造惊悚话题。

对于受众来说,如果谣言内容正好满足了个人对于事件或社会的主观判断,就很容易被二次传播。而且在二次传播过程中,受众会自觉省略大量有助于了解事实真相的细节。因此,谣言的传播过程,是传播者按自己的情感动机或过往的经验,在传播和转述事件中不断简化周边信息,强化核心细节,从而使谣言更加“合理”的过程。

沉默的螺旋:

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

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谣言止于智者,理性积极的发声,不做谣言的主推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75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10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244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99评论 1 28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210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07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346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33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546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849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19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02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331评论 3 31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3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60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71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9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古到今,从来不缺少谣言。 如今,因为传播手段的发达便利化,谣言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影响更深。 腾讯较真平台...
    土家霜妹阅读 4,252评论 0 2
  • 二十面前在一本故事会上看来的小故事,道理深刻至今忘怀不了,大致意思记于笔下。 *****故事发生在一个康村里,一个...
    吾名大霞阅读 745评论 0 3
  • 2014年是很重要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和我一起想做内容创业的朋友开始了天使融资,样片制作。而我辞职做采访,没有承...
    亲爱的小玩子阅读 333评论 1 1
  • 写完题目后,光标一直闪烁着……脑海里的电影磁带开始滋滋地转了起来: 时间拉回到到了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前桌是一个顶...
    杨小戏阅读 241评论 2 3
  • 老师帮我买的足球到了,我拿着足球马上把它打充气,拿着足球,摆了个帅帅的造型,我很喜欢这个足球?这是我们班买来到校运...
    兰花_81f3阅读 1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