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7 - 草稿

稍峪集位于西和县城东北,过去称"小东路",1985年以前属玉泉公社管辖。1985年稍峪河流域置乡,即稍峪乡人民政府,原稍峪大队一分为二,以红水沟为界限,分稍峪村和团庄村,两村现在居住人姓氏主要以石、吕两姓为主,其次是张王鱼余杨陈刘等姓氏。最早姓氏可追源到南宋末期,当时稍峪常住人口以石、吕和张,胡姓为主。南宋西和州守将丁煜率领稍峪民众修筑城堡自卫,现残留下来的古堡就是例举;红水河正对面南山留凡湾的堡子,过去人称团庄堡子,团庄吕氏和碑楼吕氏本是吕姓一族人,现碑楼村碧琉寺背后的家神庙,庙内供奉的吕石汉爷,是稍峪石吕两姓和碑楼吕氏共同的祖先(家主神)。团庄马槽沟的堡子称张家老堡子,石家寺的堡子在未建之前,名唤"胡家嘴",现存堡子的基础据考为宋元时期修筑,是居住于此处的胡姓人和部分吕石两姓人共建的。明清两时期加固维修的城墙,在上世纪七十年己被挖毁。该堡子当时是以胡氏族人修筑为主。而石氏一族人在南宋时期居住以山庄为主,在筛子崖东南面两百米处居住的称东庄果,西南面两百多米处居住的称西庄果,石氏一族人为三房,大房在石家老庄称前头门哈,二房称上院里,三房则现居住在石家寺。石家老庄意思是石氏族人最早来稍峪居住的地,石家寺原来有一大寺庙,其寺名不祥,据老年人传说;寺庙主殿供奉观音菩萨,偏殿内供奉玄武大帝,杨氏大将军等神。南宋与元朝的战争给胡氏一族带来了大灾难,元军把寺庙被大火烧毁,胡氏人死伤无数,被迫搬迁至外地,石家三房人从西庄果搬入该地,后人称石家寺,从石家寺搬出的三房人,有一脉现居于稍峪镇赵湾村石家那哈。老庄还有一脉石姓人是明代大迁徙时搬来的,庄内人称旮旯里一伙人。另外根据明朝万历年间云华山修路碑考释,修路者主要以石吕两姓为主,张姓次之。

石家寺现有七十余户,三百七十多人口,老庄一百二十余户,近七百人口,团庄吕姓一百二十户,人口约

清代石家二房(上院)出过一武举人。当代的有石余第(在省原石油管理处就职过)

现在有赵湾石氏一脉有石帮帮,担任过武都区统战部部长等职,三房石永红担任西和县档案局局长等职  老庄旮旯里一族人中石书贵现为甘肃中医科大学副教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企业从不认苦劳,只认功劳。 公司价值观考核,很严格。 我的人,迟到了,我没有管好,我要承担责任。 品格优良: 十分...
    拥抱生命阅读 263评论 0 0
  • 近些天,来到了北京,感受到城市的繁华,感受到人们为了生活而去奔波,不辞辛苦,住在棕榈泉国际公寓和直接睡在火车站...
    张yr阅读 82评论 0 2
  • 不论何种情况, 我们始终都要相信爱的力量。 因为爱是这人世间最伟大的, 它可以跨越种族,不顾一切, 它可以跨越山海...
    傻乎乎的ID小地盘阅读 133评论 0 0
  • 2019-08-21 利他2组打卡: 姓名:李旭 扬州市方圆建筑工程有跟公司 【日精进打卡第512天,开始于20...
    嫣然如梦_1dac阅读 555评论 0 0
  • 序 夜已深,偶尔可以听到隔壁厨房有“叮咚、叮咚”的水滴声、街尾有“汪汪—汪汪”的狗叫声、远处有“铃铃—铃玲”的自行...
    祁彦希阅读 364评论 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