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电影就是没看过原片也听过其中的音乐,也清楚知晓人物角色。听过华晨宇和苏诗丁的翻唱舞台,特别是《十字街头》,感受到戏剧式的演唱,歌曲编排的紧凑;看过《一年级》里年轻演员们用舞台剧的形式重演,改变的情节更加贴近现在的时代背景。
浏览了网上各种点评,说的最多的就是情节套路太老,又是失忆又是三角恋的。孙那遇见了两个在她心里留下印记的男人,前一个是她成名前共同承担苦难的男人,后一个是帮助她实现演员梦想的男人。
这两段不同的爱情都是由一件又一件小事堆砌出来的。比如老孙和林建东在冬夜面店的相遇,一同在公交车上畅聊的梦想,在地下室里挨过辛苦的时光。经过这么多事,他们走到了一起,在北京,结婚生活。又比如孙那和聂文,两个人在合作一部部戏的过程中,萌生情感,就像在电影里说的,“没想到跟你拍完一部又一部,跟你在一起那么多年。”孙那和聂文他们在电影院中碰面时的一句台词点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都要多了”。孙那像通过和导演的合作成为明星,导演希望有人陪伴在身边。他们逐渐在不知不觉的时光中,从原点出发,走出了很远。他们想从对方的身上得到更多,爱情、真心。
巧合让他们十年之后重新见面,在一部电影中表演相似的剧情。戏里有戏,梦里有梦。孙本来已经视过去为垃圾,丢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了,林建东的出现,让她不知所措,她到底是忘了他,放下了他,还是爱着他。
孙十年前离开林,目的是更好的“前程”。那一次离开在林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痕,他又恨她,又爱她。这种情感困扰了他十年,久久没有跨过去,直到他重新遇见孙。
当聂文发现他们之间的感情后,影片中张学友饰演的班主演唱了经典的“男人本该妒忌”,在借助戏中的表演,宣泄了现实中的情绪。一段雨中的伦巴与张学友的独唱场景交错剪辑,最后融合在一个场景之中,类似美声的腔调将情绪激发到极高的状态。
最终两人都离孙那而去,他们都放下了心中的她,在我看来也算是一个美好的结局。“月不圆,愿难圆。”
电影中歌舞片的表现绝对是一大亮点,可以算是中国歌舞片的一大经典了,据说舞蹈知道还是印度人。一首首歌曲歌词与剧情衔接的流畅性让人惊叹,有时都让我分不清叙事到底是戏中还是戏外,两个重叠的爱情故事相互映射,人物在电影的戏中,和真实世界的戏中游走,三个人心中的爱恨痴嗔都表达的淋漓尽致。这部电影我一边看后还在第二天反复看了几遍,不断揣测着人物的意图和情感,终于明白的他们的纠葛。
经典不愧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