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微格教学实践能力训练即将结束啦。时间虽短,但这却是我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体验了作为一名教师的感觉,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体验到了讲好一节课远比想象中的难。
教学就是教与学的结合,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师是教的主体,而学生是学的主体。如何教能让学生容易理解,如何教能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如何教能让师生融为一体,在我看来是极其重要的教学过程。所以,了解和分析学生状况,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生有针对性的学是教学的突破口。对此,我有如下教学反思。
本次微格教学实践能力训练,我选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安排在高中化学开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物质的量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化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概念。根据物质的量概念,可以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许多在化学中有重要应用的基本概念。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不仅在中学化学计算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
物质的量的学习改变了同学们从初中的定性分析到高中定量分析的思路。为后续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刚刚从初中升上来,没形成高中的逻辑思维,对物质的量这一概念从未听过,但是学生有学过一些物理量,可以类比质量、体积等一些物理量进行类比教学。同学们也不具备独自探究的能力,应采用引导和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我认为,本节课的的教学难点是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懂,很多学生初学时会将“物质的量”与“物质量”混为一谈,在教学中类比学生学过的一些物理量,这样学生就可真正体会“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意义。因此,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是学生学好这一节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一。以前学生学习的都是宏观的化学物质,而物质的量是很抽象的概念,因而学生对物质的量及摩尔的理解可能有点模糊。
在教学中,我结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提出了“我们去市场买大米用什么来计量呢,为什么不用粒来作单位呢?”这样一个问题,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集合体”的思想。他们在初中学习了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对应的单位,这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通过问学生“构成物质微粒是什么,水又是由什么直接构成的?”以及告诉同学们一滴水中含有1.67×10∧26个水分子。使同学们回忆旧知(微粒)并且认识到一滴水中含有这么多个水分子,激发学生的疑问。学生们会想微观粒子我们该如何计量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微观不可称量转化为宏观可称量的需要一个物理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而引导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物质的量。
通过物质的量概念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集合体的物理量。那么,一个这样的集合体能容纳多少粒子呢?进而引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学习。我把物质的量类比成一个盒子,这个“神奇的盒子”里可以装分子、离子、原子、质子、中子等任何粒子,一个这样“神奇的盒子”可以容纳NA个粒子。
我让同学们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定义得出物质的量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开始,同学们一脸茫然。因此,我给大家举一个宏观的例子引导了一下大家。同学们都知道,一袋米是10kg,10袋米是100kg,我问大家袋数与总千克数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很快就有了答案。我说我们可以把物质的量类比成这里的袋,NA就相当于这里的10kg。通过这一系列的引导,同学们自己推导出了物质的量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并掌握了物质的量与粒子数之间的换算,同时也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只有亲自体验才知不易,在讲的过程中让学生容易理解很难,在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也很难,在课堂中让师生融为一体同样很难。而这些不易,在微格训练之前我全然不知。在训练之后,我深知从老师懂到学生懂真的是一个“反应条件”要求很高的“化学反应”过程。
在发挥优点的同时,我也总结了如下不足。
首先,为了赶进度我的课堂语速有点儿快,启发性语言有但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点儿少,可能没有照顾到思维没那么敏捷的学生,可能会造成优生更优、差生更差这种极端现象的出现。
其次,我认为我的课堂缺少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过程,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把团队精神发挥的很好是非常有利于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的。
再者,我认为授课内容是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只有师生融合才能把这一堂课更好的呈现出来。而我的课堂,教学语言很亲切但师生互动还是有点儿偏少。在今后的授课中我会加强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发挥优点,弥补不足。我们每个人都是比物质的量还要神奇的“盒子”,这个“神奇的盒子”里可以装无限的东西。只要你想装、只要你努力,“神奇的盒子”永远不会饱。
最后,我想说,只有师爱生,才能达到生爱师、才能尽可能完美的完成每一堂课。未来很长,我愿和“孩子们”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