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诞生并不一定是奇迹,适居带决定生命是否存在!

‍‍‍‍‍‍‍从生命形式上来看,理论上可能有硅基、硫基、氨基甚至是砷基生物等等形式的生物存在,它们可以在高温高压下生活,或者都不需要呼吸气体。但它们存在的可能性要比碳基生命小得多。

因为大多数生物包括我们人类的呼吸作用,都是以气体来做载体,这是种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发现这类“外星生命”的概率肯定比发现呼吸气体的生命更小。

适居带,指的是行星系中有利于生命的发展,并且可能出现生命的区域,所以地球毫无疑问肯定是处于适居带范围内。

太阳与地球的这个距离被定义为1个天文单位,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大部分天文学家主张的适居带主要为距离恒星0.725至3.0天文单位之间的区域,但实际上现在仍然没有一个关于太阳系适居带范围的统一说法。

总体来说,适居带的定义和改变都是来自于恒星自身。随着时间推移,恒星的辐射输出增强,它的适居带就会外移,不过这个跨度都是以亿年为基准。

在这个适居带范围内的星球如果运气好,不是太热或太冷,还可以像地球一样受到充沛阳光的照射,并恰巧满足生命的诞生条件,那或许会在偶然间产生生命甚至是文明。

但反之,不在适居带内的星球,只有两种可能:“热到万物蒸发”或者“冷到光都冻住”。当然这里只是夸张,光冻不冻住不知道,但此时地面上所有的生命,肯定都将绝迹,更不用谈文明诞生了。

而在前几年,现在已经退役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就发现了地球的“兄弟”,一颗处在天鹅座附近的星球,命名为“开普勒452b”。这是首个围绕着与太阳同类型恒星旋转,并且与地球大小相近的宜居星球。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它处于所在恒星的一个适居带位置,大概率拥有大气层与流动水,故被称为“地球的表哥”,或者“地球2.0”。

然而就算从各种因素来考虑,这颗最接近地球的系外行星似乎是我们探索“外星生命”最大的“希望”,但它却离我们足足有1400光年!除非哪天我们可以拥有超光速航行的技术,不然这一切都是望眼欲穿。

生命的诞生是神奇而又残酷的,一切偶然现象的背后,肯定存在着必然现象。就像地球,在形成后并没有任何生命。可就在某种偶然之间,突然形成了很简单的有机物,从而发生了一系列的后续;可如果地球不是正好处在适居带内,这一切就可能不会发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说你想玩你就玩,但别浪太久才回来 我有一段想丢弃却不得而之的回忆,每次回想都难过几分。 我的前男友姓陈,简称“花...
    过去或是回忆阅读 2,523评论 0 1
  • 每个个体注定独特,每个个体经历的苦难也注定独特,苦难不是用来倾诉的,而是用来向我们生而为人的顽强致敬。
    卡西莫多su阅读 1,670评论 0 0
  • 今天和朋友聊到TA,聊到之前的自己,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活得最累。 她们习惯于隐藏自己真实的情绪,总是保持克制...
    蓝朵格格阅读 4,316评论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