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
间歇性努力,持续性等死。
不知道你是否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知道可以做什么但想找更好的更简单的方法,知道一些可以改变的点但不知道对不对,想要做出改变但坚持不下去。
一个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自身的迭代速度,迭代的越快,越能赶上这个时代发展的脚步,但我时常也会疑惑,不是所有时候都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到底需要先完成什么前置条件,才能在需要做出改变的时候就可以做出改变呢?
1、认知达到一定深度
前段时间招了不少实习生,但会发现有不少实习生脸皮薄,不敢问问题,遇到问题喜欢自己憋着,结果就是deadline快到了各种进度跟不上,自己也什么都做不出来。我仔细想了想我当年也是同样的问题,明明知道主动积极、以终为始是第一要务,但遇到问题还是会把这些原则抛之脑后。所以是什么事情让我发生了改变呢?以及如果我再来一遍,要怎么加速这个过程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认知达到一定深度才能发生改变。但如何才能评价认知达到一定深度呢?这个点通常比较难衡量,很多事情和认知是常看常新的,但还是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就是看你愿不愿意输出这个认知。其中的原因有两点,首先,当你能够向别人输出这个认知的时候,说明很大程度的你是认同这个认知的,而且输出的过程可以不断强化自己的逻辑和记忆,形成正循环。其次,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事实,即使你没那么坚信,但因为自己都反反复复在说,很容易让自己也陷入其中,形成认知。
2、克服心理障碍
为什么克服心里障碍会是第二条呢?或者说什么才算是心理障碍呢?
每个人自己的障碍是不一样的,因此体现到了事情是就会变成明明知道这么做是对的,认知层已经达到了,但是就是不愿意去做,说服不了自己。
比如,我知道为了组织健康,一些影响团队氛围,做事还拖沓或者上手非常慢的员工应该及时开掉,但我从来没开过人,而且也比较抵触做这件事,所以如果不到杠头上,我是不会主动去做这件事的。这就是体现在这件事上的心理障碍,来自于社交压力,也来自于对未知的抵触。
3、坚定不移的执行
开始执行并不难,难得也不是持续做,难点在于你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总会有很多人,喜欢持否定意见来评论每一件事,喜欢提出一些不切实际但看似有道理的建议,因此难点在于如何才能不被这些人影响,坚定地按照自己的路来往下走。
所以说什么是对的事情?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定正确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最近的就是脚下这条。这才是当你认定了一个方向,或者做一件事,就应该坚定不移的执行原因。
因此首先必须认知到达一定深度才能说服自己,其次必须要克服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心里障碍,最后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才能做出改变。
写在最后:
我相信社会越来越趋从于认知,也希望有一天能发现我现在认知到的一切都是错的,不希望你全盘接纳我的观点,但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挑战日更100天:24/100
PS: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笑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