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在什么样的环境会努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人。
我还是挺喜欢门诊的工作的,我仔细想了一下:门诊的三个月和我18年进修的三个月到回来后的一年里,是我到目前的职业生涯最积极向上的生活。
门诊的三个月虽有点茫然和没有方向,却用了所有的力量与心思去做好,每一天都有自己写的反思到一个星期的规划。明兰姐说一个月多久没有起色,那段时间其实压力特别太,后来才想明白我并不是作为一个老师去的,而是去摸索的,一点点来吧。
孕妇学校要做好,这段时间里我的体会,1.要跟孕妇建立链接的,面对面见过才会更有效。在上面上班是做不到这一点的。2.必须要有一个大的方向和框架,再让被选择的负责人人中发挥她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初衷的开始不能以拉人头为主,真的做起来了,自会吸引她们来。
最大的欣慰那几个月的孕妇在我们医院产检和分娩的我几乎都认识了:有半夜告诉我生了表示感谢的,有发作了找我接生的,包括第一次直播一个产妇的好评,我们其实就接触过一次。那段时光,忙碌而充实,我也是发自内心爱她们。
新的一年里2022.我不想参与孕妇学校,真的很感谢领导的厚爱,也没有朝这个方向做更多的努力和准备,一直被催着交资料,我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好。其二,家庭结构人员的变动,二孩的出生,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陪伴我的孩子,而一个新的事物的发展成长需要更多的付出与精力,而我更愿意用这个时间来陪伴我的孩子。当然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停止不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对于产房,没有纯粹的热爱是做不了那么久的,很多时候一边崩溃一边治愈。从门诊回去的那段时间也是想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一段时间后回归到从前:现在想起我报过的线下上门这些我都觉得不可思议,而那时候确实是想学更多的东西。
产房的十年,我的感觉是没有太大起色。不知道是上班的模式,环境,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人员变了又变,优秀也很多,对于我,很容易产生不求上进的心态,而我其实是喜欢接生的,挺是矛盾的,去外面的任何一个科室我都觉得过的更阳光些。(个人感受)
你是一个正能量的人,积极的能量足矣影响身边的人。要是在早个五年能在你身边不断被影响,熏陶,我相信自己会有不一样的成长。生了孩子之后不一样,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奉献,但性格各方面更趋于稳定,我会努力做好自己,并做更多让自己成长的事,期待时间的积累和蜕变。
我希望你能多多发现培养那些有一颗爱的心,想要向上成长的人,不管她还多年轻,为我们医院培养更多的后起之秀。大多数时候,选对人,给什么期待,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