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终于把这部蛮久之前就被种草却没有去看的片子看了,却意外地从朱莉身上瞥见了我们小时候的样子,或者说我小时候的样子。
故事中的小女孩——朱莉打第一眼见到布莱斯,被他的高颜值和闪闪大眼睛成功俘获,怦然心动。开始那刻作为观看者觉得略为有点夸张 ,那啥?爱情来得那么快?后面想想,这一点也不奇怪,只是我们忘了,小孩子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容易被颜值收买的小动物。想想小学,学前班那会儿,难道你不会对班里长得比较好看的小男生小女生有好感或者仰慕?不会那就有鬼了。这种现象通常还伴随着群体效应的。就拿我自己来说,其实从小就是个颜值党,只不过我比较低调内敛~ 藏得稍微深点。简单直接纯真,这其实就是我们小时候的样子。
然而小学鸡的通病就是看东西都是表面的,单一的,毕竟正常的小学鸡字典里没有深度这两个字。喜欢那个人就更觉得个人好像什么都是好的,而且跟别人不一样。朱莉也是这样的。对布莱斯热烈而大胆坦白的纠缠和追求反而让布莱斯躲避讨厌她,坐在他身后的朱莉甚至会去嗅他身上的味道,觉得他的头发上带着西瓜味的香氛,很好闻。看着这里的时候也是有点醉,自己都略替她不好意思起来。但这就是小女孩很直接单纯的样子,她就是很坦白,能够很坦诚地面对自己。
一直到朱莉很爱很喜欢的无花果树(cycamore tree)被砍了,朱莉的内心世界开始了一些变化。朱莉开始爱上那棵树,是有一次帮布莱斯捡挂在树枝上的风筝。她在树上爬得越高,就发现抬头望去,眼之所及的世界更大更美妙。如果你小时候没有爬到过高处眺望过(也不一定要很高),可能就很难体会那种感觉。
我小时候爱爬到屋顶上去,但是也不敢爬得特别高,哥哥甚至能爬到屋顶尖,翻到另一个屋檐面去。潮汕的老房子屋顶都比较高,略有宫殿式建筑风情,有翘起的屋檐,有层次分明的拱起的像鱼鳞片般铺上去的红瓦。然而那高度已经带给我十分美妙的,探险般的体验了。你每爬高一寸,都会觉得不一样。坐在那屋顶, 我的视线越过邻居的屋檐,还有不知道是谁家的屋檐,一个一个地越过去,我看到了远处的山,还有高高地很漂亮的像别墅一样的房子,又有些像学校。我和哥哥都感叹,觉得那房子“够雅啊~(潮汕话:真漂亮啊·真好看的意思。)然后我心里想着,这如果是学校的话,在里面上学的学生该多幸福,多让人羡慕。坐在屋顶上,可以什么都不干地就看着远处的一切,但是心情却很愉悦,同时,随着爬的高度上去一点儿,这个探险的,刺激而新鲜的感觉让小小心灵都觉得世界鲜活清新起来了。我想朱莉也是那样的。
朱莉还会爬上树,侦察三个街区的校车,每看到一个,她就像个交通播报员一样喊着向树下的其他学生报告,而其他人则是不怎么接受和喜欢的,尤其是布莱斯。我们小时候好像也不怎么喜欢太过吵闹的,不知道这是不是小孩子的共性。某一天,树的主人叫来了工人砍了无花果树,朱莉惊讶,害怕而执着地坐在树上不肯下来,也因此引来了很多人围观,上了当地的一家报纸。布莱斯讽刺这是棵畸形的无花果树,其他的同龄人也不以为然。然而对朱莉却不同,她和这棵树有着亲密接触,她在这棵树上进行远方的探险,这棵树给她带来了一个美妙世界。她没有想过她会失去这棵树。树被砍之后,朱莉两周之内都是以泪洗面。这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失去的痛苦。这种感觉一点也不亚于失去一个要好的小伙伴,类似于成人失恋的那种感觉。在树上体验到的一切就是她拥有的,以一个小孩子的心性,以为每天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身边的东西都会一直拥有,一直属于自己。随着心爱的无花果树被砍之后,似乎那些拥有的都灰飞烟灭了。
朱莉的父亲会画画,他给朱莉画了一幅无花果树,这是一个温暖的慰藉。影片中,朱莉善于理解的,温暖诚挚的父母是很治愈的。夫妇俩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吵是因为朱莉因为自家庭院杂乱被布莱斯侮辱。让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佳宝物就是父母对孩子理解的爱以及伴侣之间的爱。 被父母感动之余的朱莉也开始更深入地去思考父亲曾对她说过的话: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身边的人,发现很多人都只有“部分”,她开始归类,开始脱离一些表面的东西看一个人的内在整体,然而只有布莱斯她不知如何归类。这里插一句,个人朱莉对周遭环境的这种自觉得很早,我是差不多到大三才开始这种意识。观察,审视,判断与选择。某一天,一个女生兴冲冲地对她说布莱斯喜欢她了,实验课的时候偷看她,拉着朱莉去偷听布莱斯和另一个男生的对话,却意外听到布莱斯嘲笑丹尼尔伯伯的话(朱莉的丹尼尔伯伯因生下来的时候脐带绕脖缺氧而异于常人)。
由此 ,故事开始了真正地反转。朱莉很失望,开始不理会布莱斯,而布莱斯却喜欢上了朱莉,缠着朱莉。直到朱莉聪明的父亲允许布莱斯在朱莉家庭院“动工”,朱莉通过窗户看到布莱斯搬来了一颗无花果树苗,冰释前嫌,和布莱斯种好了心心念念的无花果树苗。
影片末尾,朱莉和布莱斯一起用手培土的时候,布莱斯的手覆盖上了了朱莉的手,两人相视一笑, 歌曲响起,瞬间就觉得很浪漫~整部影片也变得清新甜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