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上次写读书笔记过了一个月,当时给自己的计划是想每周读完一本书,完成一篇读书笔记,这样看,是没有完成的了。在这中间还读过一本书《心流 最优体验心理学》,算是第一次很认真的读心理学的书,但遗憾的是只读到三分之二就放弃。事实上,这个月并没有很好的读书状态,这是个发生在我身上,但我暂时又没完全理解的现象:7月份到8月份我刚开始一份新的工作,有很多的东西要学习、需要融入环境、需要琢磨新的工作方法,整个过程当然不会轻松,长时间处于仿徨、审慎的状态。我每天工作到10点,坚持写工作日报和工作周报,但是,我也做到了每天晚上回来、早上起来都会读会书。到9月份,我开始慢慢正式做项目,工作状态好了很多,开始敢于和同事大胆交流、开始敢于和我的客户接触并想办法搞定他们。可就在我工作上慢慢找到状态的时候,我在工作之外的时间也开始懈怠。找到工作的切入口后,我反而没法在利用零碎的时间专心看书;在我充满紧张和没有方向的时候,我却可以。这是为什么呢?我还不知道答案。我目前知道的是,我要开始调整我对读书的态度,我要弄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读书?
晚上刚读完丹尼尔的《驱动力》,我把书的架构整理了一下:
1、三大驱动力
驱动力1.0:生物性驱动力,人类以及其他动物饮食以止饿,饮水以解渴,交配以满足性欲。
驱动力2.0:来自外在的动机,主体做出特定行为时会得到来自环境的奖励和惩罚。
驱动力3.0:来自内在的动机,人们想要主导自己的人生、学习并创造新事物,让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好的内在需求。
2、胡萝卜加大棒失效
2.1 胡萝卜加大棒的7大致命弱点
(1)会导致内在动机消失
(2)会造成成绩下降
(3)会扼杀创造力
(4)会抑制善行
(5)会鼓励欺诈、走捷径及不道德行为
(6)会让人上瘾
(7)会滋生短视思维
2.1 外部奖励机制的改善
(1)如果完成任务需要思维技巧,哪怕是最基本的,那么奖金越多,成绩越差;但是,如果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机械技巧,那么奖金产生的效果就与他们预计的一样多,奖金越多,成绩越好。第二种情况采用“如果……那么……”型奖励
(2)创造性劳动,采用“既然……那么……”型奖励:在任务完成后提供的奖励,比如“既然你把工作完成的这么出色,那我们来表示表示吧”。“最高层次的创造性是由把奖励视作额外奖金的主体创造的。”
3、I型人和X型人
(1)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类有三种内在需求:能力需求、自主性的需求和归属的需求。人类有自主、独立、寻求归属感的内在动机。如果这个动机被释放出来,人们就能取得更多的成就,就能生活得更加充实。
(2)X型行为:更多由外在动机而非内在动机驱动,并且更多关注一项活动带来的外部奖励而非内在满足感。驱动力2.0依赖于X型行为,并且会滋生X型行为。
(3)I型行为:围绕着内在而非外在激励因素构建的思考方法以及生活途径。它的能量来自我们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向,自主学习和创造新事物,以及通过我们自己来做得的内在需求。I型人由自己决定方向,他的目标在于让一件重要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好,把追求目标与更崇高的目标联系在一起。
(4)Y型行为的特征
1)I型行为是后天习得而不是先天形成的。
2)从长远的角度看,I型比X型人表现水准更高
3)I型人不会对金钱和认可嗤之以鼻
4)I型行为是可再生资源
5)I型行为能让生理和心理状态更好
6)I型行为依赖于三种营养素:自主、专精和目的
4、驱动力3.0的三大要素
4.1 自主
(1)自主的四大基本要素:工作内容自主、工作时间自主、工作方法自主、工作团队自主
(2)联邦快递日:由澳大利亚软件公司Atlassian创造。在这个自主权爆发的一整天,公司允许员工去解决任何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并在24小时候向公司其他同事展示成果。这个活动有个必要条件:在24小时后交付自己的一些想法。
(3)柯林斯建议营造自我激励的团队文化:领导应该多提出些问题,少要求些答案;要对话,要争论,但不要强制;做彻底的事后分析,不要相互指责;建立“红旗”机制,即让员工和客户发现问题时及时讲出来。
(4)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对管理者来说,最好的策略是弄清楚每个人眼里哪项自主最重要。
4.2 专精
(1)驱动力2.0需要服从,而驱动力3.0需要投入。只有投入才能带来专精,把某件重要的事情做得越来越好。专精是由心流开始的,即当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与我们的能力恰好吻合时的最佳体验。
(2)专精是一种思维模式:它需要一项本领,它不仅不认为我们的能力有限,还认为能力能够无限提高;专精是一种痛苦:它需要努力、坚毅、刻意练习;专精是一条渐近线:它不可能完全实现,但正因如此,它既让人崩溃又让人着迷。
(3)达到心流,不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情,而且应该作为生活规范:为了实现专精而保持美丽的“聚精会神的精神,无论你是厨师、医生还是办事员”。
(4)驱动力3.0所需的深层次投入感并非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而是一种必需品,我们需要它才能生存,它是我们灵魂的氧气。
(5)没有理由相信人们只享受无关大局的“游戏”,一旦意识到工作和游戏之间的界限是认为划出的,我们就能大局在握,开始考虑如何生活更舒适这项困难的任务。
4.3 目的
(1)人类天生就是目的寻找者,这是一项比他们自己更伟大、更长久的事业。一直以来,传统商业只把目的当作装饰:只要它没有阻挡重要事情的路,它就是完美的配件。但是现在,在驱动力3.0系统中,目的的最大化与利润的最大化并肩而战,成为人们的远大志向和行动指南。在组织内部,这种新型的“目标驱动”以三种方式显现:利用利润来达到目的的目标;不只是强调个人利益的誓词;允许人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达到目的的政策。
(2)商学院毕业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作为管理人员,我的目的是通过吧人和资源结合在一起,创造个人无法独立创造的价值,服务于更广泛的利益。我会保护我的股东、同事、客户以及所处社会的利益,我会努力在全世界创造经济条件、社会、环境方面的可持续繁荣。
(3)高绩效的秘密不是我们的生物性驱动力或者追求奖励、逃避惩罚的第二种驱动力,而是我们的第三种驱动力,是我们想要主导我们的生活、延展我们的能力、让生活更有意义的深层欲望。
5、科学向左,企业向右
丹尼尔在开篇引言中呼吁“别再让科学向左,企业向右”,书的结尾作者在询问读者是否同意这个观点。《驱动力》全篇,丹尼尔都在试图用“I型实验”来告诉我们他说的话或者理论是经过科学家证实的,几乎在“呐喊”我们必须要升级驱动3.0了。我同意丹尼尔讲的观点,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我说的是国内,都还会采用驱动力2.0来驱动组织的发展,我想国外也一样。
有一点必须承认,驱动力3.0是人类思想解放的产物,它可能早存在,但在本世纪以前甚至于现在世界还有很多经济不发达的地方,他们还需要驱动力2.0来驱动。如果那些不发达地区的企业试图现在就升级3.0驱动,可能无法取得想要的结果。我想说,丹尼尔提出驱动力3.0的大场景是:很多机械的、重复的工作已逐渐消失,机器人、软件已经开始取代人类的工作,既然适用于机械的、重复的工作的场景在减少,那么驱动力2.0的用武之地必然减少;人类需求的提升,目前,从我身边的人来看,包括农村老家那边以及我生活的城市,大部分人已经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要,当然还是买不起房或者是成为房奴的占大多数,但确实比20世纪的人要幸福很多,这样,大部分人的注意力转移到自我实现上来,于是我们需要升级驱动力3.0;人是复杂的动物,人类的发展和解放和社会发展一样不均衡,远滞后于物质经济的发展,而驱动力3.0更多强调的是个人的觉醒,而不是企业或者组织可以真正主导的,企业或组织也只能是保持敏锐的洞察力,识别哪些是已经觉醒或者即将觉醒的,并针对性的引导其进行驱动力3.0的升级。
本次读书分享到这里结束,国庆节完成的第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