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胎教推荐: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如歌的行板》是柴科夫斯基于1871年写作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而《D大调弦乐四重奏》也正因有这个杰出的乐章,才特别受到世人的钟爱。《如歌的行板》的主题,是1869年夏,柴可夫斯基在乌克兰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庄园旅居时,从一个当地的泥水匠处听来的。这是一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弦乐曲,并逐步演变成为多种乐器独奏或协奏的保留曲目,其中最为地道的是弦乐四重奏。

其旋律深沉、婉转、凄美,似诉说、似哭泣似叹息。听《如歌的行板》容易让人联

想到《二泉映月》,这两首曲子都体现了作者对人生艰辛的感悟,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和无可奈何,听这样的曲子很难不受其打动。应该说《如歌的行板》和《二泉映月》是属于那种能够净化人类灵魂的音乐,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的人,只要良知尚存,都能够从中体会到善良、真诚和同情。

大提琴演绎的《如歌的行板》,罗斯特洛维奇将弓弦柔和却有力地拉满,让饱满而又轻柔的回音荡漾在无尽的空间;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位老人,对你讲述着人生与艺术的哲学,听出的更多的是那种看惯了《春秋演义》之后的豁达和沉思。那是一种风雨过后的感觉,虽有落叶萧萧,落花缤纷,却也有一阵清凉和辽阔霜天的静寂。一切纵使都已经过去,眼前面目皆非,却一样别有风景。以上文章内容来至育葆汤的分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朽作曲家(第一挡);1.巴赫1685~1750巴洛克德国;2.莫扎特1765~1791古典德国;3.贝多芬177...
    乐度音乐阅读 13,158评论 0 22
  • 列表涵盖巴洛克时期和古典时期作品,根据不同情绪和场合进行归类总结,方便寻找,想找全还是有些困难的,希望有无损资源的...
    cc14514阅读 4,351评论 0 2
  • 《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第一弦乐四重奏》里的慢板乐章,由于这一乐章达到了惊世骇俗的艺术高度,使其知名度远远超过...
    渴死之水阅读 15,746评论 66 67
  • 原文发表于三联《爱乐》2015年3月刊 欧洲音乐史历经千年,只是从蒙特威尔第起,众多大师才陆续你方唱罢我登场,开启...
    izan阅读 12,893评论 0 9
  • 想法太多,顾虑太多,让自己无法前进。仔细想想,是自己困住了自己,是自己给自己戴上了枷锁。
    Iris_思琪阅读 55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