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 妈妈
你们可曾原谅他
原谅他总是不爱多说话
也不说有什么想法
爸爸 妈妈 谁也不能离开他
噢 乖 听话 乖
没有一个能感到温暖的家
从来都是担心和从来都是害怕
还要我去顺从你们 还要乖乖听话
都说那是儿女对父母的报答
你们说不管出现什么情况
都会学会接受不要说什么废话
站在一旁默默说爸爸不要吧
胆颤心惊默默说妈妈不要吧
噢 乖 你们应该知道
每周一对于我来说就是普天同庆的日子,因为周一是我的休息日。每周只休这一天,周复一周,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只有节假日和过年例外。周一碰到节假日休息顺延,过年的那一周是每年中唯一的假期。
今天休息在家看了一部电影-《狗十三》,看完一遍又看一遍。上周在家看了几个窦唯的MV,其中就包括《哦!乖》。看完电影才知道这首歌是这部电影的宣传音乐。好巧!
我喜欢听歌,但是可惜我是个乐盲。听不懂旋律,只是简单的喜欢或者不喜欢。我喜欢听窦唯的这张专辑,万分的佩服那么年轻的窦唯对生活的思考。他的音乐里有人和活着的思考,深而不沉,悲而不哀。
《狗十三》完美的诠释了这首歌“噢,乖,听话,乖”。
电影从玩玩被打被明显分成了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中玩玩自我、任性、不懂事。后面的情节中又懂事的让人心疼。
电影的开场是她要选绿毛衣还是要红毛衣的自白。整个电影也是她选择自己和选择顺从的演绎。在家人还包容她是个孩子的时候,在弟弟还没有进入她的生活的时候,我们气愤她的任性、叛逆、怒吼。然后在一瞬间她被动的当了姐姐又要升高中的时候,成长的到来一点也由不得她适应和说不。家人们眼中的她必须得变得听话又懂事,没有时间,没有过程,没有引导。用一顿打作为结束或者开始的分界。电影的最后,看似平静和谐的生活中,导演用她和爱狗的再次相遇,诠释了玩玩的最后的挣扎和放弃。像黑夜里突然出现的一根火把的瞬间熄灭,选择了黑夜,就一条道走到底。
整部电影都是压抑的,但看完到最后又找不到感情的宣泄口,不知道该怪谁。很沮丧,又无可奈何。爸爸、爷爷、奶奶、堂姐和玩玩,甚至是那个后妈还有那个弟弟,都尽力想要做好自己的这个角色。各自行使着这个角色应具备的权利和义务。但也许就是在家庭生活中大家都在尽力扮演各自角色,而忽视了爱和自己的成长吧。
回过头来想想,剧中每个人也都不知道该怎么协调这家里成员之前的关系,都在很窘迫又不得不地被推着走。爸爸在尽力的做个好爸爸,好儿子,好丈夫。拼命工作,努力挣钱养家,帮孩子做“正确”的决定,尊重父母。这都是社会及他自己认为自己应该做的。他的父母,也力所能及的做着他们能为儿子及这个家应该做的,同理聪明的儿媳妇也尽力去做她应该做的。两个孩子,一个即将升高中的姐姐和一个背负众望的弟弟。姐姐长大了,又是姐姐了,就应该懂事儿了。没有引导,没有过程,只有一个无形的标准需要你马上去遵守,不容拒绝。
剧中最受触动的是玩玩像是问高放又像自问的那句话“你见过真正的大人么”。
你是真正的大人么?你是真正的大人还是大人模样的孩子?在还未成熟的时候被迫像个大人一样,扮演着配偶,扮演着爸爸妈妈,扮演着老师和权利机构?
我并不想要批判,我没这个权利更没这个能力。所有的现状都是发展中发展出来的状况。人,从古至今,有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我真的很感激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历史发展了几万年的时间把我们和文明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需要时间不停的反思、纠正再前进,我们也需要时间和爱的引导去成长。
爱!不是应该!也不是某个角色自带的权利和义务。
小的时候通过爸爸妈妈的爱,我可以学会如何去爱。这时候爱不是骄纵和放任,也不是我应该认为被爱是理所当然。它也可以是爱的引导或者惩罚。一开始做错事、闯大祸是不懂,但这正好也是让我渐渐明白的机会么。请不要忽视,不要等到了一定的年纪才告诉我,这个年纪了,你需要明白了。
给我点时间,陪着我,让我会学着长大。学着爱自己,爱你,爱你们,学着做个女儿,妻子,妈妈,甚至姥姥。学着与这个世界相处。学着活人这一辈子。
愿我们都能成为真正的大人。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