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书笔记二——不介入孩子们之间的争端

让你的孩子们打架的最佳方法就是你不断的介入孩子们之间的争端。父母们很难相信,孩子们打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父母介入。那些能对孩子们之间的争执,置身事外的父母都发现打架会大量减少。

在争端中老大通常最容易被当成坏蛋,老小则往往是让妈妈介入后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小的惹大的,当老大中了圈套,并且追赶老小的时候,老小就会高声尖叫,向妈妈抗议,妈妈就会过来介入争端。当老大想让妈妈相信是老小挑起的事,妈妈就会说,我不管他做了什么,你是老大,你应该更懂事。

如此一来妈妈就是在协助孩子们把打架作为寻求关注权利或报复的方式,他强化了孩子们,对于如何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信念。

不介入的另一种方式则是让两个孩子处境相同。

汉密尔顿太太注意到了两岁的马瑞莲打八个月大的萨莉,尽管汉密尔顿太太觉得萨莉没有做任何事招惹马瑞莲,但他还是要让两个孩子处境相同,他先报起小萨利把他放进婴儿床里,对她说,当你准备好不再打架,我们就抱你出来,然后他把玛丽莲带进她的房间,对她说:“等你不再打架时就出来告诉我,我们一起去抱宝宝。”

一眼看上去这样做似乎很可笑,为什么要因为打架把小宝宝放进婴儿床里呢?他只是无辜的坐在那,而且他根本听不懂妈妈的告诫。很多人猜测同等对待两个小姐妹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让姐姐觉得错的总是自己。实际上,同等对待两个孩子都有好处。当你站在你以为是受害者的孩子一边时,你就是在训练这个孩子的受害者心理,当你总是欺压你认为是惹祸的一方时,你就是在训练这个孩子的欺压心理。

把一个没有做任何错事的小宝宝放进婴儿床里,没有任何意义,关键不在于谁做了什么,而在于要等同对待两个孩子,这样才不会让一孩子形成受害者心理另一个也不会形成欺压心理。

另外一个让孩子们处境相同的办法是给双方同样的选择,比如你们要么停止打架,要么到外面去解决战斗,或者你们愿意各自去自己的房间等你们,觉得不会打了再出来,还是想一起到一个房间里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你俩愿意都坐到妈妈腿上来,等到你们觉得不想打架吗?随你怎么做或怎么说,只要你觉得舒服就行,而且只要能同等的对待双方就行。

惩罚是给孩子一个非常荒谬的示范,我打你就是要教你,不许打人。

在先安慰哪个宝宝的问题上作者建议先安慰大的。说出孩子的感受就是最大的鼓励,比如么?宝宝,我能看到你在生气。再比如妈妈抱抱你好不好?

当孩子感觉好转起来后,你可以说,你愿意去帮助你的小妹妹,感觉好起来吗?你想先给他个拥抱,还是让我抱?这样的姿态会鼓励孩子有爱和平的行为。

当大人拒绝介入孩子们的争端,或者通过同等对待他们而使双方处境相同时,打架的最大动机就消除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让你的孩子们打架的最佳方法,就是你不断地介人孩子们之间的争端。父母们很难相信,孩子们打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父...
    韩会霞阅读 706评论 0 1
  • 《父与子》中有这样一幅漫画: 儿子和小朋友打了起来,哭哭啼啼地去找爸爸。爸爸气不打一处来,找到儿子朋友的爸爸理论,...
    向着明亮那方阅读 656评论 0 2
  • #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他人的故事,有自己的故事,有他人和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有感而发,或说你,或说我,或说ta,...
    _惜青_阅读 814评论 0 2
  • 我是个喜欢做计划的人,而且可以把计划细分地清清楚楚,每天要做什么,哪个时间点应该做什么,看着计划表,自我感觉非常满...
    摘星星的小月亮阅读 441评论 2 2
  • 我的高中生活也许很压抑,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美好的地方的。 第一次去高中是我父亲带我去的。我的大姑是里面的宿管阿...
    菁苔阅读 205评论 0 1